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李林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
        李林
        贵州省长顺县广顺中学  5507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下,教导学生充分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全方面高素质人才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积极作用。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人群,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开拓者,在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下,有效地渗入传统文化是当前教学工作中的必要工作,本文将结合日常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入做出简要分析,探讨在教学环节下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素质文化教育作为一种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有效渗入传统历史文化对学生个人发展与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方面的基础性学科,并非单只要求基本的文化知识,还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打破过去常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潜在意义
        (1):弘扬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发展的需要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历史发展的核心部分,是我国历史发展传承至今的不朽动力。作为当代青少年,站在时代发展的浪潮,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人群,肩负着时代发展的重任,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神内涵,提升个人品德修养,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加强传统经典作品的介绍与引用,每天抽出空闲时间来阅读经典,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在文化典籍中汲取营养滋养人生。久而久之,人格趋于伟大,社会群体文化素养逐步提高,这对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大作用。
        (2):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价值
        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巩固,国家的持续稳固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从其中提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时俱进,有助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和永葆活力。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这样的形势下,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不可动摇的。党和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文化教育,基于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掘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更进一步建设文化主义浪潮,对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为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意义。
        二:打造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1):开展名著鉴赏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习并发扬传统文化,首先应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不少学生课外总喜欢玩电子产品,对传统历史文化当中的优秀文学经典缺乏了解的兴趣。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启发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并且选择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在阅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鉴赏唐诗宋词,让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领略文言文语言表达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对文学之美的鉴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对于正在成长期的中学生,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在理解并学习的基础上,了解传统文化带给个人及社会的价值意义,从而更加深入探索并热爱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教师应启发学生创新型思维,通过对一篇名著的深入阅读赏析,分析作者行文特点,结构布局,语言的运用,对外来文化的植入引用,拓宽学生的眼界,对了解古代中国史和世界文化史起到画龙点睛之用。分设评比经典朗诵小组,各小组踊跃发言,成立正反两方观点,在对立的双方观点中发现事物的另一种可能。对于自己喜欢的诗词,可要求学生用现代白话贴切且优美的转述出来,结合时代背景并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在日后同样的情境中脑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诗心”,文化教育不应忽视心灵的培养,青年时期的记忆力强,正是尝试理解学习的大好年华,对以后情感的丰富有着积极意义。


         (2):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采取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拓宽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高效教学捷径。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教学素养,领会中学创新理论知识,在课堂教育学习中,让学生多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掌握传统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学内容中结合传统文化,起到传统文化的宣传作用。可使用互联网教学,制作相关课件视频音频配合课题主旨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定期组织诗歌朗诵,学生可上台讲解自己对诗词的感悟与理解,教师参与其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活动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与创作灵感,丰富传统文化课堂,以此提升传统文化教学质量发展。
        (2):体验传统民俗文化,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人类文化活动,中国有着悠久的社会民俗文化,这些文化代代相传组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民俗文化与人民大众群体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延续不断。民俗文化又分为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等方面。这些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如端午赛龙舟、中秋佳节赏月、春节拜年等等,让学生体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组织学生探访民俗村落,切身感受民俗风情,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初步了解与学习,培育学生的审美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对传统民俗文化有了基本认知,对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创新性灵感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合传统文化指导写作训练
        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整体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以抽象为形象,以观察到的具体形象去写作出来
        (1):语言的锤炼
         一篇好的作品往往语言方面自成一体,别具一格,有心者只看几句便明白作者是谁,这得益于作者对语言的推敲与锤炼。好的作品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写作中,引导学生了解发现锤炼语言的具体方法和意义,在整齐与变化下探寻整体句子的气势。正确认识长短句,长句所含字词较多,结构较为复杂,而短句深刻,含义隽永。体会长短句的不同,再合适的情境中加以采用。
        (2):结构整体布局
        结构是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在日常写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一篇文章的整体分布有基本的认知。在结构中言之有序,行文时连贯完整,学习技法的运用。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体会作者的布局构思。
        (3):写作思维
        写作与其它教学内容不同,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字词储备量之外 ,还应在写作中根据题目的要求,构建写作内容结构,用准确的语言将文章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导学生日常写作训练中,将传统文化引入其中,让学生挑选经典传统文学中的作品进行仿写,磨练学生的语言风格,促使学生在训练写作思维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个人教育教学领域的能力,转变教学方式,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下,培育新型高素质人才。利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完善人格,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所需的营养,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占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
        华少年,2017(28):156-159.
        [2]徐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中学教学
        参考,2018(28):141-145.
        [3]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
        国校外教育,2018(31):113-114.
        [4]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
        智,201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