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张娇
[导读] 在幼儿园任职这几年,我发现许多幼儿有不良饮食行为,例如爱吃肉不吃菜,喜欢吃零食,边吃边玩,吃饭过慢等,幼儿的这些行为使家长很担心,也经常向老师询问解决的好办法。
        张娇
        阳泉郊区实验幼儿园 山西 阳泉045000   
        在幼儿园任职这几年,我发现许多幼儿有不良饮食行为,例如爱吃肉不吃菜,喜欢吃零食,边吃边玩,吃饭过慢等,幼儿的这些行为使家长很担心,也经常向老师询问解决的好办法。俗话说,家庭是幼儿出生后接触的最早环境,幼儿与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影响甚大。家庭对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有些家长注重脑力的开发,忽视了行为的培养与塑造,使许多孩子养成了边吃边玩、吃饭慢、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严重的还会形成儿童肥胖、营养不良、龋齿等疾病,进一步影响到幼儿的各方面成长。那么幼儿的饮食习惯又与哪方面的教育息息相关呢?        
         一 、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主要形式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日益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给一向疼爱子孙的人们,在喂养、教育子女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尤其是幼儿的饮食习惯问题,引起了家长及幼教工作者的普遍关注。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幼儿身体健康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祖国建设的明天、未来民族兴旺的大问题。据调查,相关人士在纠正幼儿偏食、挑食、无节制吃零食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进餐不专心
        在幼儿园观察到很多幼儿在进餐时不专心,有的边吃边玩,有的看电视,注意力很不集中,几乎每次都是吃到最后。
        (二)、挑食、偏食型
        孩子挑食偏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开始学着自己做决定,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食物。每到吃饭时,老师把饭菜一分下去,佳玉就大喊:“老师,我不喜欢吃萝卜,还有葱,我一吃就会吐的。”佳玉这么一说又有许多小朋友也跟着说这不要吃那不要吃。
        (三)、吃零食
        这一类的儿童他们喜欢吃零食,从而影响了正餐的摄入量。有的儿童不喝汤,智喝饮料。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孩子极具诱惑力,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
        (四)、进餐被动型
        这一类型的孩子在进餐时不主动,而是希望成人喂食,不能主动的进餐。
        二 、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形成的原因
 许多父母常会发现,尽管吃饭时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一顿饭下来孩子都没吃几口,饭还含在口中,任凭爸爸妈妈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威逼利诱,围追堵截,宝宝就是不好好吃饭。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气,更多了一份怜惜和着急。大多数家庭中,家长为宝宝不吃饭而发愁。通过调查发现,80%的幼儿存在不良饮食习惯问题。幼儿不良进餐习惯大致有:偏食挑食,吃饭过慢,吃饭饭量小、饭后要零食,吃饭不专心、边吃边玩耍。影响幼儿进餐质量的因素,一是饭菜是否可口,二是进餐的环境设置。
        (一)家庭进餐环境
        进餐的物质环境主要指进餐的空间,包括整洁度和安静程度。餐厅杂乱,玩具随意丢放会影响幼儿进餐的注意力。

幼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在看电视时会受到影响,进食的速度和进食量也会改变,如果一直这样会导致幼儿营养不良。
        进餐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进餐的氛围。最主要的是家长在幼儿进餐时的言语、行为和态度。当幼儿不吃家长认为有营养的食物时,家长就会对孩子进行责骂,态度严厉,影响孩子进餐的情绪。而一些家长在孩子挑食偏食或有其他不良饮食行为时细心引导,态度和蔼或亲自示范吃一些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幼儿就会乐于接受。如果进餐氛围不愉快,会使幼儿的进餐情绪低落,导致消化不良。
        餐桌教育一般很难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只会给幼儿带来负面情绪,形成压力,从而更不愿进食。
        (二)家长教养方式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感情也投入很多。这就造成了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的一切事物都由父母包办。爱护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父母爱孩子,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孩子的种种要求和需要,父母不能全部满足,而要量力而行。如果与老人生活在一起,溺爱孩子的现象会更严重。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一生的影响重大,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能一味迁就。
        我们可以看见,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要求会尽最大努力满足,使孩子自由进食,以致养成不良饮食行为。如果幼儿挑食偏食,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会采用不同的态度。专制型家长往往会强迫幼儿进食,在购买食物时不征求幼儿的意见,而由家长做决定。民主型的会让幼儿自己选择食物。放任型家长为了使孩子好好进餐而向孩子妥协,用玩具诱导或答应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而权威型家长则为幼儿选择食物,逐步影响儿童的食物喜好。
        三、 家庭因该如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改善进餐环境
        首先,应为幼儿提供安静的进餐环境,尽量避免在吃饭时看电视。其次,应把玩具统一放置,不要随地乱扔,减少对幼儿进餐注意力的吸引。进餐前儿童是否开心愉快,将会影响幼儿食欲。因此,父母在进餐前不能责骂孩子,使孩子产生不良情绪,餐前情绪不良会导致幼儿厌食、绝食、拒食。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一点,使幼儿心理变化强烈,引起食欲下降。在幼儿进餐过程中,家长应关注幼儿的饮食情况,查找“吃饭难”的具体原因。进餐时家长可以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幼儿消化系统的兴奋点就会得到提高和刺激,幼儿就餐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重视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对幼儿影响甚大。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以看出幼儿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家人学习来的。所以家庭成员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饮食行为,做到不挑食偏食,不剩饭,不在进餐时看电视等,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例如在进餐前对幼儿说:“让我们看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要做到言行一致,要求幼儿要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要刚说了什么好吃,结果自己不吃却要求孩子吃。对于幼儿来说,家长的威信很大,我们经常会听到幼儿说:“我妈不让我这样做!”“我爸是这样说的!”等这类话。由此可以说明,家庭成员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的饮食行为不良,有挑食偏食的行为,由于幼儿好模仿的特点就会像家长“学习”,开始挑食偏食,从而导致幼儿营养不均衡。所以,家庭成员应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饮食行为榜样。
        综上所述,家庭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非常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影响甚大。因此家庭对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幼儿饮食行为受家庭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要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重要性,认识到作为抚养人的作用,从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幼儿良好饮食行为。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幼儿适当地、正确地选择食物,确保适当的营养、合理的饮食,进而使身体能健康发育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