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中峰镇红军小学 541402
摘要:学生在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综合型问题时,往往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学生普遍对数学模型、思想等数学本质认识较浅,且不具备分类思想、解题思想、转化思想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就思维深度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本质?思维深度?教学方法?
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学习态度不积极,多依靠猜测而得到答案,不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数学知识原理解决问题。数学思维品质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思维品质,教师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往往是让学生理解题目中一个或多个原理,希望提高学生对该类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挖掘适合小学生提高数学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实施情况
当前的互联网教育环境可以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教学资源,让教师通过挖掘视频、画面的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且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范视频,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另外,当前教师所采取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多是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学习技巧,却没有在小学数学教学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探究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想要参加的数学学习活动也不同,适应的数学学习方法也不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适合学生训练的数学活动。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数学教学方法与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
2. 凸显思维深度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的课堂,还应该是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总结数学教学经验,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1 创新数学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与考核,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最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比如采用网课教学与分层教学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在小学数学“图形变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线上教学指导。教师要分别制作三种难度的习题训练题目,让学生先观看图形变换实验教学微视频,然后再自由选择练习题目,自主完成相关习题。一是针对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课后习题训练时练习图形对称、旋转、平移相关的基础题、中难度题、综合性强的题目等,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而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成绩在中等,没有明显进步和提升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注重基础题和中难度题目的理解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先注重分图形变换概念知识的学习,并做基础题目的练习,然后再逐层次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将线上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2.2 设置教学悬念,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还是非常足的,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师设置了一定的数学悬念的情况下,学生想在自身已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分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也完全可以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往往需要紧紧依靠教材内容,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挖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数学知识。比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课《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图形,并建立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本认识。教师可以提出教学问题“要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需要用什么学具来证明”,并让学生举手示意回答。学生会积极借助手中的学习工具来拼、摆出正方形的形状,并思考正方形的特点。学生在亲自动手拼、摆出正方形的过程中,了解到“正方形的四个边是等长的,且四个角都是90度”等内容。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正方形有哪些,并举例说明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区别。学生在借助学具来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该知识,让学生寻找是否有更好的认识正方形办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3 结合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思路思考实际的数学问题。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时,要明确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让小学生的兴趣得到发展,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疑惑问题。小学是小学生建立对数学知识认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做好问题引导,让小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数学问题内容来源于生活,且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将问题、知识规律融为一体,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简易方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然后再逐渐认识字母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让小学生逐渐掌握设符号、根据问题中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代替运算规律的方法,深入理解简易方程的起源,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利用字母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特别是相等关系。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字母代替运算规律、列表达式,进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在通过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积、周长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过程中,也掌握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3. 结束语
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并在教学中注重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宝善.体现数学本质,凸显思维深度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9,3(10):113-114.
[2]刘晓红.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9,7(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