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教改创新力度,提升数学教学实效——小学数学“自学诱导式”教改创新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汤金红
[导读] 单一灌输模式未能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思考,也没有通过课程教育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就不能提高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汤金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摘要:单一灌输模式未能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思考,也没有通过课程教育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就不能提高学科教育的实效性。自学诱导式是一项改变传统教学状态的思维,教师在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学习,在自主探究与互动交流等教学措施落实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也能通过课堂教学锻炼班级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本文分析数学教师怎样运用自学诱导式引导小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在加大教改创新力度基础上稳定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数学教师;自学诱导式;小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实效
        前言:课堂教学是有法可依,但并不是说教学方法是需要固定运用,而是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围绕学科特色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性探索。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小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鼓励班级学生在互动交流和多个方面探索基础上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有效理解,在保障班级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以旧引新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自学诱导式的运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以打造生动的课堂教育氛围,强化课程教育实效性。
一、数学教师运用自学诱导式开展课堂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满足核心素养提出的创新需求
        研究指出自学诱导式是一项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运用该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是具备多种价值的,首先可以满足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创新需求。核心素养要求学科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和能力培养模式,在把握学科特色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运用体验,有助于学生在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基础上实现创造思维和数学感知等素养的有效锻炼。数学教师要保障班级学生在课程教育所具备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是互动交流等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在强化他们学习意识基础上强化知识体验效果[1]。所以说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学诱导式是符合核心素养提出的创新改革需求,可以在教学措施落实基础上引导学生获得更高层面的知识体验。
(二)立足自主探索提高课程教育实效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的思考,让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也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和他人交流与运用。数学教师通过自学诱导式的运用可以通过自学题等载体的运用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归纳总结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这样可以实现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2]。同时自学诱导式符合现代教学提出的创新改革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引导小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铺垫,在发挥小学生所具备课堂主体地位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知识迁移和精准运用,从而在教师诱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实践,总结与归纳等。
二、数学教师合理运用自学诱导式提高课改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合理铺垫,促进正向迁移
        数学教师需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革新传统的授课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构建科学的知识探究平台,在保障小学生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基础上重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助于通过多种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新知识教育之前要做好搭桥铺路的准备工作,重视通过以旧引新的方式让小学生可以实现新旧知识的正迁移,在自学诱导式支持下实现课程知识结构的梳理。所以将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设置一些难度适宜的思考问题,也能通过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也能在练习题之下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可以让新旧知识实现有效衔接。同时也要通过多种模式激发小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兴趣,在营造生动教学氛围基础上进行新课程内容的导入。
        例如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百分数(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重视鼓励小学生对六年级上册的百分数(一)知识进行梳理,通过练习题或者是思考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梳理。教师可以围绕百分数的概念,表达方式,意义进行旧知识的梳理,在此基础围绕生活中的利率等内容让小学生对新课程知识进行探索。这样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在正迁移基础上对本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思考,在调动学生探究能力同时推动课程教育改革的有效开展。同时也可以在做好知识探索铺垫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针对的迁移与运用,有利于小学生通过自学总结以及归纳等方式进行知识交流,在构建课程知识结构基础上提高课堂改革的实效性。
(二)立足思考,引导自学获知
        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指导下需要围绕课程重难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课堂预习设计,重点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例题指导,借助自学题的合理运用让小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和知识整理。在对自学题进行设计时要贴基本课程新知识进行设计,通过思考问题或者是疑问的提出让学生可以产生认知上的思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思考和结构梳理。本文认为要想帮助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自学,数学教师要把握课程知识呈现的内在规律设计一些具备价值的思考题,重视鼓励小学生在边看书的同时进行问题思考[3]。有利于立足思考问题引导小学生进行自学和内容体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和互动讨论的主体地位,围绕知识交流提高学生们的探索和情感体验程度。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分数除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围绕上一课讲解的分数乘法内容进行自学题的设计,从分数乘法合理迁移到分数除法教学。

让小学生结合所学的分数乘法知识对除法运算进行思考,重点分析在对分数进行除法运算过程中要关注到的原则?思考在混合运算时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结合生活实践分析进行分数除法学习的价值是什么?小学生在回答以上问题的时候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思考,在找寻问题答案基础上构建较为清晰的知识结构,利于学生们在交流中获得更高层面的知识体验,以此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改革和创新发展[4]。这样可以通过思考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前进行自学,鼓励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梳理新课程的结构,通过自学诱导式地开展提高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同时也能通过课堂教学锻炼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内容整合基础上提高学生进行运算的综合实力,立足自学诱导式运用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三)探索点拨,提高探索和梳理能力
        数学教师借助自学诱导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堂知识探索需要关注到多项环节的合理把控,在引导班级学生进行自学探索基础上开展主题讨论,利于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在交流中所出现的一些疑问,围绕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矫正指导,有助于小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和主动探索获得高层面的知识体验[5]。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讨论释疑之后要让学生对具体的理论知识或者是解题方法进行学习和梳理,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这样能通过探索练习和适当点拨锻炼小学生的探索和梳理能力,改变班级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教学的状态,利于提高课程改革实效性。
        数学教师同时也需要通过点拨诱导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在结构梳理基础上获得更高层面的知识体验,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刻的记忆。例如在这小学生开展比例知识讲解时,数学教师可以指导班级学生围绕所学的内容进行演示,在回答教师所提出思考问题基础上对结果进行相互检查。然后组织小学生进行分析评议,重点思考学生在对本课理论知识进行探索时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立足生活实践对课堂解决步骤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梳理基础上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掌握和运用突破[6]。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探索和互动交流情况进行观察,科学选择时机进行教育点拨,提高学生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能保障班级学生在课程教育所具备的主体地位,引导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是互动交流等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在理念革新基础上提高学生们的探索和运用体验,满足核心素养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
(四)变式练习,强化知识体验
        除了进行以上几个层面的教学探索,数学教师也需要借助变式练习和知识总结强化课堂巩固效果,让学生在不同梯度练习支持下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和体验。数学教师在对课堂练习进行设计时要保障层次性,也需要围绕课程内容设计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目,重视立足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回忆和巩固。同时在对课堂练习模式进行选择时要关注到可操作性和演练性地运用,也能通过游戏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探索思考,以此通过变式练习强化学生的认知和实践体验。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圆柱和圆锥课堂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习题或者是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班级学生进行知识回忆,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看哪些小学生可以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出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习题。在小学生进行变式练习结束之后,数学教师需要围绕班级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知识总结,立足课堂总结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总结能力[7]。在总结时要关注到新旧知识的梳理和联系,可以通过知识结构图的运用让小学生可以直观掌握所学的内容,也可以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结构制作时梳理所学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在课堂练习和总结基础上获得更高层面的知识体验。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变式练习和知识总结强化课堂巩固效果,重视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梳理和实践运用能力,在课堂总结基础上强化学生们的探索兴趣与实践运用能力。
结论:研究指出数学教师需要保障班级学生在课程教育所具备的主体地位,在课程特色把握基础上引导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是互动交流等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在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稳定发展。本文认为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学诱导式打造创新性的知识探究平台,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课程教育可以实现创造能力的锻炼以给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教育支持。数学教师应在教学特色把握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实施方案,在教学环节把握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知识梳理能力,这样能在加大教改创新力度基础上稳定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德恒.诱导与启发——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变革[J].名师在线,2019,13(26):65-66.
[2]曾家延,陈坚林.诱导性细节对学生深度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其理论解释[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9):89-100.
[3]康丽红.激趣·参与·探究——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25(09):128-129.
[4]雷春阳.“估”之有道 “算”之有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30(06):106-108.
[5]赵建中.巧导先学,自主高效——运用“导学指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与评价,2019,32(12):122-123.
[6]赵凤.把握数学学习起点,构建有效课堂——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19,42(18):15-16.
[7]陈亮.以直观直击抽象,让学生从零基础走向巅峰——论小学数学的教与学[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2020,11(03):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