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颖
武汉市楚才中学,湖北 武汉 430050
摘要:随着社会多样化发展,过去人才同质化的培养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多元化的人才需求,使学生发展呈现个性化趋势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新挑战。德育活动能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发现自我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着手,探索在初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初中;德育活动;个性发展;路径
引言:
过去的德育课堂中,教师往往直接将同一化、模式化的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划定统一的标准和框架,对学生不加区分地进行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被掩盖,个性难以得到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增加,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考量日渐成为衡量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新出台的教育纲要中也强调了要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初中教师应勇于改变过去的教学活动方式,树立创新理念和思维,从学生出发,探求推动个性发展的德育活动道路。
一、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义
(一)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马克思教育体系的基本理念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最高指导思想和目标,同时也是衡量教学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但这里所指的“全面”并非个体意义上的全面,而是整体层面的个性化、自由化的发展。通过个体的自由发展,形成各个领域、行业人才辈出的局面,进而实现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换而言之,全面发展的实质含义是个性化发展,只有每个人都能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运用,才能够实现所谓的全面[1]。反之,如果人人都按照统一的模式成长,个性被磨灭,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是同质化的人才,个人的特长难以发挥,优势不能得到运用,人的发展势必受到压抑和限制,全面发展更无从谈起。因此,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个性发展是贯彻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需要
过去授课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时候是作为听众被动地接收信息。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不断被提出。将这一思想应用于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也在于此。其基本含义既包括对人生命和尊严的关注,又有对人的个性发展自由度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其目的是要培养心灵充盈、热爱生活、富有个性的综合型人才。可以说,个性发展是人本理念的核心要义,而人本理念为个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
(三)个性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力度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衡量我国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的关键指标,更是我国在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砝码。要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就要给人以充分的空间,让其先天的个性优势得以施展,使其思维保持灵活多变,不被过多地束缚。
纵观历史,多项研究实践都证明人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个性发展程度存在紧密的关联。一个人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未必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但个性没有得到重视和培养的人却一定会缺乏创造力。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往往隐藏在人的个性中,抑制个性发展就容易磨灭人的创新性。
二、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实行层次化教学
初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德育活动模式,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充分认识并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特长,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进行个性化教学方案定制,促进学生个性的展示[2]。例如,可以在初中校园内开展艺术活动或者兴趣选修课程,给中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开发兴趣的平台,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一方面自身特长得以发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融入校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潜质,加深了解。
(二)创新德育方式,引进生活化教学
德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学教师在德育活动中可以适当地与学生家庭合作,将活动由学校延伸至家庭,由教学引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例如开展家访互动,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安排教师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将学校的教学方案和意见传达给家长,同时倾听家长对教育的意见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教师和家长合力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案。另外,还可以组织家长到学校举办座谈会,分享育儿经验,交流教育理念,推广好的德育方法,及时纠正错误的方式。
(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活动效率
开展德育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明白自身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内生动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个性得到彰显,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优秀的品质。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德育话剧表演活动,让每个班级分组准备,让学生自行选取德育故事内容,将故事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在活动中,学生参与表演揣摩角色内涵,能够更深入地体悟品德力量,进行独立的道德思考,另外,通过观看话剧演出,能在娱乐中增长德育知识,强化道德理念,促使学生个性发展保持积极、正面的方向。
(四)进行情感教育,融洽师生关系
在初中德育活动中,教师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活动的效果。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更轻松自然地展现自我,对于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更易于接受。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活动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初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发现学生个性特长。
三、结束语
初中时期是学生价值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之间的差异更明显,个性更加鲜明,做好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起到关键作用。教师要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紧紧围绕学生需求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去,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在活动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助力我国新型人才战略的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邱君正.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研究[J].求知导刊,2019(8):8-8.
[2]戴聪容.初中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与渗透[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000(008):P.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