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导学,任务驱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鸦片战争为例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刘福
[导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教学相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刘福
        南京市江宁区秦淮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  邮编211100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教学相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显然,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落后,需要教师尝试新型教学方法。“问题导学,任务驱动” 是一种侧重于启发和诱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该方法能较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以鸦片战争为例,并结合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浅谈笔者对“问题导学,任务驱动”在本课运用的一些初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鸦片战争    问题导学,任务驱动一、设置问题,引导思考
        高一历史新教材的内容对于高一新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具有一定得挑战性,对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也存在一定得威胁性。根据调查:

        大多学生热衷历史,却厌烦历史课,其原因是老师讲授,缺乏互动交流。为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 、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驱动学生,进而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好胜心,最终表述自己的观点。1“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恰好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弥补,以问题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主动获取、运用知识和技能。与机械式的灌输知识给学生相比,抛出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最后总结,课堂气氛较好,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就鸦片战争而言,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比 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形式,抛出问题:“鸦片战争能否避免”?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节内容: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展示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和科技等领域存在差异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阅读。明确目的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思考、发问、总结的环节。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本节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独自思考、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一定程度上也避免学生盲目阅读。
        阅读后,教师需要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自己阐述上述问题答案。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和批改标准,学生之间相互批改。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加深印象。
        二、围绕问题,探究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发展过程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讲的内容之一。在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中,设置问题,抛出任务,一步步带入,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去完成。
1柳晓飞. 问题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课堂中,展示中国人民吸食鸦片和林则徐等抗英民族英雄的图片,将两次鸦片战争的路线图展示对比。提出问题:“鸦片带来了哪些危害?清政府有什么反应?该怎办?结果怎么样?”指导学生阅读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以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下面参与到各个小组当中一起讨论,一是检查学生是否认真投入, 防止走形式;二是了解学生对于这些问题能否真正掌握,以防滥竽充数。若学生对问题分析透彻,掌握到位,就会提出更高难度的问题,从而会反问教师,这在无形中也拔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如在讲授“鸦片战争”这一节后,引导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既然鸦片输人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如此沉重的灾难,清政府为何还有人反对林则徐禁烟呢?”“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世界观念?”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证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弄清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很大帮助2。
        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两组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用表格的形式罗列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其他小组在本组内的练习本上完成,完成之后利用多媒体向大家展示,教学生当堂订正,并让其他同学上黑板批改所写作业,让学生充当老师,从中获悉答题方法和技巧。
在整个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设置问题巧妙地带入下一个环节的内容,整个课程自然连贯,不会硬生。体现“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的和“学生探究,教师帮扶”的教学模式。
        三、综合问题,总结结果
在鸦片战争尾声的一节,教师应注重拔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展现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
在学习看眼看世界之前,通过出示材料和图片,让学生更直面了解当时多数国人对于鸦片战争态度和西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展示统治阶级对于西方的发展认知不清和觉醒的一些地主阶级对于西方的态度。并提出问题:“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清政府有何反应,人民大众呢?觉醒了吗?谁觉醒了?有什么作为”?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对“开眼看世界”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一些开明志士开始探究西方先进之处,反省自身的不足的精神。
        面对英国的侵略,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抵抗,保家卫国(出示三元里斗争的图片);面对鸦片带来的经济危害和政治危机,林则徐严禁鸦片(虎门销烟的图片),魏源等人提出向西方学习,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让学生通过斗争史实来感悟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尊重历史,牢记使命,继往开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师生探讨中循渐加强学习的强度和难度,落实“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和“学生探究,教师帮扶” 的教学模式,那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也自然而然的落实到位。 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连环设问,迫使其努力去探讨,这样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其印象。对于问题的设置,教师们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做到因其能力

        2 占贤林. 历史问题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鸦片战争”教学中的运用[J]2

        而设问;同时也需要考虑问题的连贯性,以保证课程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占贤林. 历史问题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鸦片战争”教学中的运用        [J]宜春师专学报,1999(1)
        [2]柳晓飞. 问题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青少年        日, 2018
        [3]吴捷.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J].社会科学,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