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对比思维——“找不同” -----情境教学下的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李鲲鹏
[导读] 历史学习中的对比思维也可以理解成为找不同思维,它的体现是相互矛盾的联系各个方面,学生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打破原有的教材思维体系。
        李鲲鹏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  154100
        [摘要]历史学习中的对比思维也可以理解成为找不同思维,它的体现是相互矛盾的联系各个方面,学生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打破原有的教材思维体系。要养成这样一种习惯,那就是多去研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找出它们更多的个性特征,在记忆中形成独立的个体,?“找不同”思维的培养和养成,能够帮助学生把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更好,更宽广,更透彻地看待我们早已远去的历史,看待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历史,提升其人文素养。通过这种对比思维进行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建立关联  个性特征  横纵思维
        新的高考模式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高考考核、评价标准的变化,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师提出了历史性的命题,如何在选科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时要求的不同情况下提升课堂容量,又能够进一步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落实高考赋予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调整教学方法,从教教材到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学教材,情境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改变课堂氛围,一举多得。而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思维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必备的思维之一,而通过历史教学中的“比不同”来进行情境创设,是历史高效课堂的有益尝试。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为历史课堂的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同时也给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是高效的,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远去历史曾经的那份精彩与生动,我们一直都在探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怎样的知识讲授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其实在教学方式的探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还应包括对学生们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才是优质课堂的灵魂,通过情境设置将久违的课堂还给学生才是高效课堂的精髓。
学生们特别热衷的一个游戏叫“找不同”,其实在历史情境教学中这种游戏的思维我们也可以借鉴应用,他可以贯穿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历史学习不是把知识简单进行复述和再现,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我们能够学到一种关于人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态度,一种能够从历史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的认识。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人文知识中历史学习的方法谈起,以此为基础,在这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下,我们才能产生正确的态度和认识,这样的一种能力我把它称为“找不同”思维,这样的一种思维我们不需要灌输给学生过深的内涵,在他们的历史学习中“找不同”思维的体现是相互矛盾的联系各个方面,学生一方面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打破原有的教材思维体系,去形成自己的一套多角度的思维模式。
首先,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在思维中建立起历史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明白这其中的关联。比如说在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的编写中,第一章第二节中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中,教材就是按照朝代的更迭顺序把每一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交代清楚。等到讲授下一个朝代的出现的时候,大多用于铺垫的都是上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然后再重复上一个朝代的交代顺序:时间,地点,人物,原因。

最终在这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中,编者更是结合了夏、商、西周的时代特征把他们作为奴隶社会的制度特征交代清楚,这就使学生们在思维中首先建立了三个朝代的更迭联系,去明白为什么这个朝代会兴起。那个朝代会灭亡,然后再通过共性特征的概括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奴隶社会的基本面貌面貌,他的标志性特征是什么。这样的课程编写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就像语文当中的小说一样,情节完整,内容生动,人物关系明了,这样的显性联系学生是可以了解和清楚地,光是显性的联系建立起来困难不大,但是还有一些隐形的联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这样几节课就需要我们通过相关的情景设置去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的讲述中,主线索之一就是中国各阶层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在课程编排中有这样几节课: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这样看似不再一个章节中,也没有明显联系的几节课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打破他们之间孤立的状态,引导学生建立其中的联系,对形成正确的史学观非常重要。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所以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告诉我们清政府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改变中国落后的制度,同样不能挽救中国的命运,这说明地主阶级的自救也不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戊戌变法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由于缺乏群众基础加之自身的局限性同样不能使中国改变落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同样行不通。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充分表现其革命性的同时,仍然无法克服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同样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反封建,虽然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及努力宣扬资本主义的民主科学,但同样不能够在群众中产生更多的反响。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指明了新的方向,最终五四运动兴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逐渐开始领导中国革命,并最终走向了胜利,实际上前面各种知识的介绍都是在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做一个铺垫,最终历史印证了这样一个观点,当各阶级的尝试和努力都失败后,承担中国革命的重担被无产阶级承担起来,并最终走向了胜利。建立这样的联系之后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无产阶级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性。
其次,挖掘每一历史事件的个性特征,建立更多关于历史现象的感知和认识。人们常说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历史的这种相似性有的时候会让我们把他们简单地划归一类,其实在在这一类事件中去关注每一个历史因素的特征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去比较,去思考。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的理解,更全面地形成认识。例如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时,二者都是中国近代的农民战争,发生在近代同一历史时期,但相关的历史因素还是所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找不同的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去建立这两个知识中的不同点,不能简单划一为农民战争,那样的理解在知识形成上是不全面的。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他在革命任务中主要体现在反对封建统治上,这时候的革命任务说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是集中体现在阶级矛盾中,而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则更多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这场农民战争肩负起更大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这种不同点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中国近代史中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主要矛盾转化的标志性时期,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场农民运动,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各种因素。有利于学生横向思维的培养。
情景教学设置下的“找不同”思维的培养和养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很大帮助。让他们能够把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更好,更宽广,更透彻地看待我们早已远去的历史,看待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历史。
[参考文献]
何成刚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0
本文撰写依据黑龙江省科学规划“十四五”重点课题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JB1421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