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实践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刘良雷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得到了重视,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审美能力认识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
        刘良雷
        莱阳市鲁花丰台中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得到了重视,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审美能力认识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知识学习中有审美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因此,初中美术教学的开展中要保证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有文化的积累,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能做审美鉴赏,也能将美个性化的表达出来,以使其有个性化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初中美术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的重要性,分析了制约学生审美的教学因素,并提出了实践策略,希望让学生在完成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有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能力认识;实践
        前言:美术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实现美育的主要课程。而在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美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为目标,需要落实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就要提高审美能力,以使学生在完成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有美的认识。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开展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对于想象能力和审美观没有设计具体的培养内容,需要教师做教学思想和模式的转变,以保证学生的审美学习参与。
一、初中美术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认识是一种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技术,更要让其懂得艺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建立更为美好的世界,创造幸福生活。我国的美术教育在古代的战国时期就有相应的制度,并且在封建社会中是作为文人的主要内容,并且在现在的素质教育中成为必修课,希望人人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美术的艺术体现较为宽泛,生活中处处可见,并且会随着个体的差异有展现不同,这是审美的一种具体表现[1]。但是美是人类的一种天生直觉,但是具体地认识和鉴赏却是后天养成的,需要通过学习逐步建立审美观念。对于此,初中美术课堂就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以让知识的学习中有美的素养发展,能够建立健康的个性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认识的提高会让美术知识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可以促进美术综合能力的进步,可以充实、丰富个人艺术情操,是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初中美术课堂对学生审美的制约因素
(一)扁平化的教学没有感受过程
        教学中的审美是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是以扁平化的教学为主,没有让学生感受美的过程。扁平化的教学主要体现就是课堂中教师一直在说,让学生去记录,将所有美术知识都讲出来,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缺乏情感和思维上的投入,所以美术文化的积累也就没有实践,也缺乏审美的行为。这种教学情况不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也让学生的学习都是在做理论理解,没有审美的主动性[2]。
(二)限制个性鉴赏影响审美参与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还存在限制个性鉴赏的情况,一些教师将美术的鉴赏方向和内容模式化,要消除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认识,以定向的内容培养审美能力。这种教学的方式不仅不能保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还会让学生失去主动性,不愿意从自身的情感和认识出发做审美参与,审美也就成为单一性的分析,无法实现有效的审美能力培养。同时对于学生个性审美的限制,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愿意去审视自身和美术作品,美术课堂的自主教学也无法进行[3]。
(三)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创造行为
        在教学中的审美需要感受和鉴赏,也要有自我审美的创造行为。初中美术课堂的开展形式上,单一而枯燥,呈现美术作品和知识让学生去做理解和积累,关注点在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很少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开展,也就是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都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创造性的行为,让教学的开展无法得到实效建设,也在过程中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审美,美术课堂变得沉闷,不利于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美术课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感受美的教学氛围
        在美术课堂中的感受美要将所有学生都带到美术知识的学习当中,并从美术学习学习、美术认识出发,保证感受美学习行为的实践,从而转变接受式的学习行为,建立符合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课堂氛围。其中需要做好美术知识的介绍,并激发感受美的兴趣。以《美术作品的意蕴》这一课教学为例,部分学生肯定不能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体会,其原因上有兴趣和能力,在教学中就可以从美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化发展为情境,并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美术作品,以此使课程学习中可以得到文化的理解,并有兴趣的建立,积极参与到美术作品的情感和理念分析中,建立一个关于审美感受的课堂,保证每个学生在其中都能做审美学习,完成审美认识。
        在课堂感受美的教学氛围建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从初中生的兴趣出发,提供丰富的美术知识和作品,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学生的个性化有所结合,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以保证学生的审美认识有正确的方向,保证审美学习的有效性[4]。
(二)开展鉴赏美的教学活动
        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有实践性的审美行为,并且要从学生的个人审美观念和认知做培养,这就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抒发自己美的感受和认识,并以此形成鉴赏的教学活动,让审美能力得到综合性的发展,也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以《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教学中,以往的课堂都是以教师引领分析为主,缺乏主动性的建设,美术学习没有鉴赏,审美也就没有实践。在课堂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尊重个人审美认识,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居住环境的审美认识,以此使生活美的认识在课堂中得到交流,可以形成鉴赏获取的过程,保证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认识。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鉴赏美活动开展形式上,可以采取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结合的方式。教师先以问题和疑问引导学生做自主审美认识的表达,以此让鉴赏学习得到实践,课堂中有多元多样的美术思想和认识。之后再以生生互动的方式组织自主审美分析,完成理论性的建设,达成审美鉴赏下的讨论分析,完善个人审美认识,也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而在互动的过程中要做动态评价的完善,从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出发,对于个性美的认识给予关注,保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
(三)设计创造美的学习行为
        审美能力认识的提高不能只做理论性的教学,特别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心理和观念的建立期,理论性的审美无法形成能力,而且会形成学习上枯燥,影响学习主动性,降低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设计创造美的教学行为,让审美认识转化为实践美术表现,使理论与实践有所结合,保证审美能力认识的培养效果。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创造美主要是让学生将个性理解表现出来。比如在《纹样与生活》的教学中,就在纹样审美认识,鉴赏分析之后,组织学生做个性化的纹样设计,保证审美学习有所表现。在创造美的教学组织中,一定要让学生做自主表现,减少模拟,注重创新,可以从将纹样设计与科学、工艺、建筑等做结合,引入生活性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帮助。
        在创造美的学习行为设计中需要建立分享和鉴赏过程,以此强化创造美行为的作用。分享是让学生将自主地设计和作品进行展示,并讲述自己的情感和文化基础;鉴赏是组织学生之间做创作作品的鉴赏,让其有自我审视的过程,从中强化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审美创造形式的实践性,教师需要发展生活教学,尽量让学生的审美走进生活,以此丰富学习生活,也让审美创造带动美的素养提升。比如以生活为例让学生作美的设计,布置阶段美术创作行为,去做写生等,以此保证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中有所成长,并得到情感和思想上的内化,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美术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审美学习的需要,做好美术课堂的设计,以使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中可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审美能力认识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虽然要重视学生个性美术的挖掘和展现,但是依然要保证审美认识和方向的健康性,以使初中生的审美思维和能力有健康发展,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誉珊.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的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0(76):159-160.
[2]王彩霞.浅析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11.
[3]温立中.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路径探索[J].参花(下),2020(07):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