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娟
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 351100
摘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适当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锻炼了身体,更体验了锻炼的过程。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不能像断断续续的篇章一样,需要做到实时监控,有收有查,有评有引,形成动态化、连续化的管理。教学中,笔者对家校协作模式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关键词:家校协作模式下;小学体育
引言
小学体育教师需立足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为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学核心目标,以现代化教学理念、方法、内容为落脚点,发挥家校结合干预体系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勤于锻炼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优化教学方案,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在当代教育中的大跃进。据此,教师需深入探究家校结合干预体系的构建方式,一方面是依靠校内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是依靠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运动习惯。
一、家校联动模式
家校联动模式,在近几年的教育方式逐渐应用广泛,现代的教育模式引入创新观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家长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思想中为教育是学校和学生参与的活动,所以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较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思想都要做出改变,家长不应该被动的接受教师给出的任务,而是积极参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审美能力受到父母的影响,所以在审美教学过程中,家长占有重要地位。家长可以与教师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审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可以对培养学生体审美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体育学习兴趣,自然才能勤于锻炼,从而提升身体素质。所以教师应立足体育运动渗透体育学习观教育,通过科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快乐之处,并在体育锻炼中感受体育学习的无穷乐趣,成为体育爱好者。小学生受运动方法、运动经验、运动感受等方面的限制,其体育运动方式并不科学,为大幅度提升其运动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继而引导其学习科学的体育运动方式,掌握文本运动的基础性技巧,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使其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强身体素质,在取得一定的运动成果后,学生自然就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家校协作模式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
3.1家校合作,针对性地设置作业内容
教师要在家校联动机制下,有效找准作业布置内容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体育家庭作业指的是每天锻炼身体素质的内容。首先,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既要体现不同的素质锻炼,又要促进趣味性的融合。其次,体育教师呈现的体育家庭作业要灵活多变,随着季节、气候、学校特色做出针对性的变化。例如,教师在布置小学三年级的体育家庭作业内容时,为了使内容的设置更具有针对性,要充分发挥家长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基于三年级学生喜欢多元变化的运动内容,教师可以初步地设定为:膝跳击掌30次一组,每天练习一组,中间间隔1分钟,坐位体前屈,每天进行一组练习,每组10次向前推,每一组间隔1分钟。
这种运动,既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运动的强度,又可以起到放松、缓解疲劳的作用,还能够让学生在提膝击掌、向前屈的锻炼中,增强双手、双腿的协调能力。针对不同的季节以及学生居住地方的便利性,教师要呈现出不同内容的体育锻炼,春季可以进行短距离跳高活动;夏季比较炎热,学生斗志昂扬,学校就可以设置百米晨跑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感受夏日清晨的空气,从而实现收获。鉴于秋季的舒适性,教师可以让家长带领学生一起做广播体操,让学生自己选择体操的内容,进而使其兴趣能够得到发挥。冬季,由于天气寒冷,教师更要发挥家长作用,让家长引领学生锻炼身体,主要可以进行一些准备活动和口鼻呼吸锻炼。教师不宜在冬季安排太多的活动,只要适量的活动能够强身健体即可。
3.2家校联合,勤于沟通
具体来说,体育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意义也十分深远。对课余体育训练的多元化开展,是推动体育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另外,课余体育运动也可以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但是,在小学生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对体育运动缺乏足够的重视。这部分家长期待孩子在学习能力以及艺术能力方面获得提升,并不想让孩子成年后从事体育竞技行业的工作。即便对于一些具有体育天赋的孩子,部分家长也担心学生将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尤其是课余体育训练中,会影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他们认为文化知识才是应该学习的内容,而体育知识的学习,尤其是课余体育训练则可有可无。此外,部分家长还认为,进行课余体育训练会存在一定的危险,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体育课余训练的常规化开展。因此,为解决这一体育教学问题,体育教师应注意与家长勤于沟通。首先,体育教师应消除家长的疑虑,使家长懂得课余体育运动看似耽误了对文化知识学习的时间,但是,课余体育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并且坚持下来会使学生的身体素养有一个质的突破,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头脑会变得更加灵活,思维也会更加敏锐。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尽量向教师描述孩子的思想和性格,而体育教师也应对家长介绍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以及课余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在这种双方互相沟通的情况下,教师和家长才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在这一前提下,教师才可以更具针对性地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以及身体素质,制订适宜的课余体育训练计划。
3.3开办家长学校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学生要掌握技能外,家长也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知识,开办家长学校能够提升家长的素质,让家长学会如何利用家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审美能力。家长学校也是一种教育机构,在为家长普及家教知识、宣传科学化、合理化的家教思想,提升家长思想观念的主要场所,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合作,架构起教育网络的桥梁。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首先让家长的审美能力提升,家长再运用家庭教育的手段,提少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家长学校的运转逐渐规范化,全面提高家长学校的工作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运动教学需在家校结合的辅助下才能克服教育短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家校结合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立足问题对症下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主动运动、自主运动、快乐运动。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希望各位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继续探究家校结合策略。
参考文献:
[1]何远亮.家校共育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0(10):39-40.
[2]金耀.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J].体育风尚,2020(08):261-262.
[3]孙德明.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J].体育教学,2019,39(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