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颖
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 150001
摘要: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培养重要目标,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性学科之一,数学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未发育成熟,参与课堂时间有限,凭借自身构建有效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瓶颈,教师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育情境创设展开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不仅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而且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目前小学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贯彻核心素养必要要求。因此,小学数学过程中,需按照课程实际教学任务目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其在情境中获知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此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教师在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问题,需明确此类问题形成因素,展开针对性解决措施,保证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一、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教学价值
基于核心素养层面,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是新时代发展要求,更是数学教学改革创新内容,其体现的价值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校教师教学理念、模式较为滞后,成为教学活动开展主体,过度追求教学进度,忽视学生自身理解知识差异性,为学生造成学习压抑感,易产生恐惧感及疲惫感,如此难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按照教学任务目标,巧妙布设学习情境,将数学问题实现直观化,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水平。另一方面,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内容较多,班级中学生学习基础能力不足,多数是由于未养成正确学习方式,影响最终学习成效。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实施分层教学法,多给予基础薄弱学生关注及鼓励,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从易至难循序渐进增加难度,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1]。
二、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需包含基本三大元素,即情境内容、学生经验内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需立足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从教学任务目标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素材,作为教学情境创设核心点,吸引学生注意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数学课堂,其创设情境应激发学习学习兴趣、对数学问题思考以及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需采取措施包含以下几方面:
1、立足教学目标,创设有效情境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初始点及着力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需始终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是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基本前提。目标是小学数学教与学核心落脚点,教学情境创设需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实现最终目标为前提,特别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通常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构成包含三大模块,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具体而言教师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明确通过该节课程教授,要求学生需掌握数学知识要点、自身具备的数学技能以及数学素养发展方向。譬如教学《克与千克》时,教师提出三个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实测掂估,学生准确辨别提供物品比1克(1千克)轻还是重,并以1克和1千克为基准,为物品选取正确的质量单位;二是学生掌握克与千克间的关系,并可进行简单换算;三是通过各项课后实践互动,体验质量单位与生活中关联,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掂物体实际重量,如饼干、洗衣液、硬币等,同学相互间分享自身体验,初步形成对克与千克重量单位感知,与目标一对应;计算2袋500克洗衣粉实际重量之和,明确克与千克间存在关系,与目标二对应;所有情境中出现物品均属于生活中实际存在物品,布置相应课后实践作业“陪妈妈一块去买菜、买肉,选好之后自己估测之后,将其与称取之后重量进行比对,掌握实际差值”,均体现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渗透。上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均与教学目标对应,进一步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便捷[2]。
2、激发探究兴趣,创设有效情境的基础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最好教师,小学数学教学中,需掌握学生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情境创设,以此引发学生探究知识兴趣。如积极将女排夺冠引入教学课堂中,是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元素,教师可简述女排夺冠吸引全球瞩目事件,同时提出相应问题:你知道女排夺冠一共参加多少场比赛,引导学生自行上网查找资料,自然提出小组赛排列方式,最终促使学生吸收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主探究意识,创设数学课堂情境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教学情境应保持与数学教学相关,尽量提取关键元素,以免其他知识的延伸分散学生注意力;②考量学生年龄认知特征,小学低段可编制通话故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关注兴趣发生一定的变更,对有一定难度、思考性事物更具兴趣。此种状况下需在学习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形成一种“失衡”状态,将学生引入与问题相关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③应从数学本质层面创设情境,利用数学内涵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
3、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有效情境的关键
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引导学生是否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环节,有效的数学情境是助力学生用眼观察、用数学语言呈现客观事实的有效举措。因此,教师创设数学情境,需可反映数学问题的背景。譬如,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圆内涵时,设计与学生进行比赛的情境,在班级中挑选数学基础扎实学生,在黑板上固定一根线,教师与学生同时进行化圆,比赛谁画的圆形最漂亮。最终发现教师慢条斯理画出漂亮的圆,而学生使用较长时间呈现的圆不像圆,最终询问学生成因,得知手中拿去的线属于可伸缩的,实际做圆过程中无法固定长度,进而引发圆本质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充分语言表达,创设有效情境的条件
依托数学语言表达客观事实,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路径,数学问题本质源于生活,从现实中辨别问题,抽象概括出数学问题,是现实世界趋于数学教学初始起点。因此,创设数学情境过程中,构建以数学语言为平台,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譬如小学四年级植树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以下情境:学校要在长度为20米长的路旁植树,以5米为单位植一颗,一共需种植多少棵树?学生们通过讨论之后纷纷给出答案,一共包含三种答案,即3棵树、4棵树、5棵树,引起学生产生想法,应购买几棵树之后可完成任务,一定需购买数量合适为宜。购买5棵树阐述理由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此类问题需使用数学知识,间隔数、间隔数与植树棵树关系,并按照预先掌握知识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三种条件下,种植实际效果图,为后续学校提出任务快速解决提供便捷。通过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可促使学生分类思考数学问题,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同时,以问题为核心进行探究、合作,进而解决问题正确思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结合小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目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凸显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小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A版,2020,8(8):119-120.
[2][1]董荣森,华秋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J].中学数学杂志,2019,355(5):18-20.
[3]徐丽萍.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与问题的创设[J].数学之友,2019(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