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教育新技能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耿淑玲
[导读] 创新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是驱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动力
        耿淑玲
        东光县实验小学    河北省沧州市   061600
        摘要:创新在各行各业中都存在,是驱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动力。自然,教育领域中的创新教育也需从基础做起。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以小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为中心,革新改进当前数学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也需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形式,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新鲜感与生命力。让小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中,切实培养思维能力、数学能力、逻辑能力,开启数学学习新征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新技能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改变固化、沉闷的教学气氛,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切实诱导小学生主动思考,在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引导下探索、实践。因此,顺应教育发展的新课程要求以及人才培养的时代新标准,数学教师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灵活启用新颖教学方法,使小学生片面认知的枯燥数学课重新变得精彩缤纷,趣味横生。
一、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一)教师具备基础的创新精神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数学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教育精神。毕竟,数学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只有数学教师成为创新教育的基础引导者与实践者,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意无意的实施创新教育,教会学生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索、实践。而数学教师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最外显的转变就是,数学教师能够正确使用激励教育,在教导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及时与学生和谐互动,对学生的积极发言、大胆提问、创新实践做出相应认可、赞扬,使用明显的肢体动作、表情、语言等给予学生自信,让学生感受“成就感”。同时,数学教师能够将原本枯燥无趣的教学讲授转变为生动、多变的演示讲解。让学生高效理解数学知识,学的深刻,学的快乐。例如:教学“空间与图形”一课时,数学教师如果单凭口头的方向讲解让学生辨别方位,学生自然一头雾水。而直接在点名几个位于教室空间不同位置的学生,然后灵活设置方向例题,学生的思路自然更加清晰,还能够生活化的解读数学问题。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数学教师主动深入学生集体,与所教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良性师生互动关系,对于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数学教师改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之外,还需要切实关注班级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来完成教学氛围的正确营造,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导出。而这也无疑就是创新数学教育,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例如:相较于传统教学课堂中的教师将学生视作知识学习检验载体,现阶段的数学教师更侧重学习效果检验之前的情感向教育模式转变。提问学生问题带有明确的互动倾向,而非自上而下的权威判断。实现“主教”到“主引”的教育状态过渡。如在“空间与图形”一课的教学,数学教师除了点名学生创设思考情景让学生快速理解方向理论外。还可以使用提问互动,为学生留出拓展思考题“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凑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cm,哪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呢?”促进学生互动、探究,最后数学教师给予肯定。
二、设置创新教育情境
(一)引导学生自主观察
        观察能力从一定程度来说,属于创新能力的一种,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出不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改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中,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切入,也可以有效的创新数学教育,让学生的明确的“观察感悟”中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科学学习。而在观察指导的一开始,数学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精确的观察任务、观察要求、观察目的以及观察心得小结。

让学生有计划、有方向的深入知识“观察性”学习。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学“圆形”一课时,不但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动态的圆形图形绘制轨迹,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听体验观察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性质。还可以现场实践,拿出一根具有一定固定力的收纳线,将其两点连接绑在一起,构成一个封闭的圆,让学生在现场细致观察中学习圆的相关知识。
(二)引导学生拓展想象
        想象力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欲实践验证的关键动力。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教导学生数学知识,除了要意识到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完善外,还需要意识到想象力在知识教学中的实际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创设学习情境,培养自身的想象意识。而数学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具体来说就是数学教师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要给机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造想象。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课的复习中,数学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有办法将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变得一样长?这样的话梯形会变成一个新的什么图形呢?”引导学生有目的假设,进而展开客观想象,正确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三)鼓励学生创新、求异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鼓励班级学生敢于求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建构趣味教学课堂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对同一条件展开多种方向的展开联想与结论假设,可以有效的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无形改变学习思维,学会多角度、多层次的看待数学问题,最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定式思维,积极实践,主动学习。例如:在数与计算教学中的百以内加减法一课,数学教师列出一个基础加法题“84+19=?”让学生列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变教师“教”为学生“探”。这样,学生在练习题展示的一瞬间,就会主动进入思维深挖状态,还捎带一点良性竞争意识,让自己的解题思维、计算意识等相对活跃,多角度思考、多层次联想,在正确的解答一个例题后,也能持续延展相关思考,自主进入学习反思,最终完成创新能力的深层培养,数学质量全面提升。
三、开展开放性课堂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鼓励学生求同辨异就意味着,教师相较于自身视角的结论性教导外,更加侧重对学生的创新鼓励,让学生在启发、思考中勇于向已得出的数学结论大胆质疑、勇敢创新。而数学教师要高效想做到这一点,简单明了,就是在定期数学教学中,专门留出一节课作为开放性课堂,将该课堂的80%的时间都留给学生向教师、向同伴、向数学权威等发问,将自己与数学学习有关的大多困惑积极呈现。这样一来,学生也不会在既定、保守的教学氛围中挫伤自身学习自信,而是抓住机会,积极探究。例如:针对“圆锥的体积”一课,数学教师设计一个开放性讨论活动“将一个立体的空心圆锥体切开,可以收获一个完整的圆吗?”,让学生自由的针对该课程内容发表意见,讲述自身不同的数学见解,辩证的实践、比较、验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产生灵活的数学观点,为自身的创新才能培养也打好坚实的发展根基。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虽然仍存在一些教学方法陈旧的现实问题,但是已有不少数学教师都意识到信息时代下的教学方法创新是必然趋势。只是,数学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原则,一步一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数学教师从我做起的转换思维方式,带动班级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便可以增效减负的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教学创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挖掘数学魅力,高效开启数学教育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李静雅.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4):74.
        [2]张川.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1(10):47-49.
        [3]周瑞霞.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阅读实践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1(03):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