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个我成就动机和社我成就动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廖瑞凝
[导读] 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细胞位置,是青少年接触到的第一个学习场所
        廖瑞凝
        广州市第五中学
        摘要: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细胞位置,是青少年接触到的第一个学习场所 ,父母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 ,是子女社会化的首要承担者 ,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新时代青少年人才成长追踪培养计划》追踪了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轨迹。《计划》项目团队认为,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这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等。当然影响初中生成就动机的因素不少,其中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关系占了很大的比重。
        关键词:个我成就动机;社我成就动机;父母教养方式;初中生

        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又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无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还要应对不同的压力,而初中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因此,影响初中生发展的各种因素自然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父母在整个家庭中对他们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教养方法培养的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教养方式”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社会心理学》中有研究。父母的对待子女的方法各有不同,对孩子的发展影响也不同。换言之,在不同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拥有不同的偏好、态度和技能。通过研究提炼出了三种教养方式,分别是:专断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以及放任型教养方式。
        (一)专断型教养方式
        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且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控制。他们不鼓励孩子做出冒险的行为和积极的行为,他们更习惯于把严厉的规则强加给孩子,甚至强制执行责罚来限制孩子的自我意志,极少向儿童解释为何要遵守有关的规定和要求。专断型的管教方式会使孩子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心降低。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们很容易对社会缺乏责任感。专断型父母虽然会使用体罚。但需要在专断型父母和虐童者之间划清界限。他们认为孩子应该遵从父母的原因,是这样做归根结底符合孩子的利益。
        (二)权威型教养方式
        这种教养方式也能够称为民主型教养方式,虽说像专断型父母一样,权威型父母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约束,而是通过说理和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达到目标,试图以理性、问题导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的行为。既提出恰当的要求和限制,又给予子女一定的自由,确保子女的言行符合相应的规范。他们鼓励交流上的互相让步,乐于和孩子分享他们的方针背后的道理,当孩子拒绝遵循时,父母可以概予理解和体谅,而不是体罚。在权威型家长的眼里,独立的意志和恪守纪律被认为同样重要。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们面对窘境时,会更加不畏失败,更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
        (三)放任型教养方式
        放任型教养方式则遵循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完全忽视孩子的成长。放任型教养父母对于家庭责任和有序行为几乎不作要求,很少对孩子有监管行为,对孩子主要采取不控制或极少限制孩子生活的态度。

放任型父母也关心他们的子女并希望子女好,他们相信给予他们很多自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他们认为控制和要求会对子女的发展造成影响。但放任型教养方式还有一种是溺爱的放任,对子女有求必应,尽可能甚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去满足儿童所有的要求和期望。在这样的家庭里,优点就是塑造了想象力和独立性,但是缺点是存在偷懒和堕落的风险。
        二、初中生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初中生成就动机的形成原因首要来源于家庭养育的影响,其次是社会文化和生活中各不同活动场所的影响。除了老师较高的指导水平外,同学之间良性的学习竞争下容易产生较高的个人成就动机。经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成就动机越高学生成绩越优秀,成就动机较低,学生成绩就不太理想,且在不同阶段成就动机的变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及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自我动机、社我动机之间的关系
        经魏肖霞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父母的爱,关怀,信任和理解与实现目标的想法有着非常明显的正向关联。父母的适当放手能够锻炼学生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常以精神层面去鼓励、陪伴、信任与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注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这样能够使还在更加独立,自我动机的变量也会可观性发展。而父母过度干预,溺爱和忽视等养育方式与追求个人成就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系。因父母太过于代替孩子解决孩子自身应该去面对的生活、学习难题,因家庭对孩子的过多照顾和保护使初中生在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便是选择寻求保护或逃脱,拒绝面对挫折,因初中父母的威权主义让孩子缺失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没有在实践生活中得到锻炼,当难题来临时孩子的内心无法面对解决,极度缺乏自信、勇敢等良好品质。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父母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例如爱与关怀,理解和宽容,可以增强孩子对学校学习和社交生活的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并使学生形成强烈的“个我”动机和“社我”动机。但另一方面如:父母专横,独断等负面养育子女的方法和初中生的社我成就动机也显示出显着的正相关联,其原因是独裁家庭中孩子的成长经常害怕失败,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严格,出现任意失败现象会使父母对其进行严苛手段,为了避免失败,所孩子往往自我要求高却具有较高的社会成就动机;而在过分溺爱型、放纵型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经常反应尤其敏锐,因从小家庭行为给予孩子的概念灌输就是渴望得到的东西常常能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满足,所以对要靠自身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意识并不高,个我的成就动机也就相对较弱。且父母经常给孩子在生活上有更多的庇护,使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抗压能力极弱,因此他们面对挫折会出现害怕,为了想尽快摆脱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他们也会出现较强的社会成就动机。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进步的发展,很多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逐渐学会自我审视,从而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努力尝试学习并接受各种教养孩子的科学知识,找到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最佳教养方式,让孩子在优质的家庭环境中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燕,毕爱红,张文翼.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02):27-32+59.
        [2]徐小定,常国良.初中生学业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J].教育观察,2020,9(43):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