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对话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潘青松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对话教学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
        潘青松
        江苏省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  213363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对话教学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互通的桥梁。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相互表达自己的意见,探讨学习中“疑难杂症”,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教学模式。学生在此模式中,核心能力得到锻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对话内涵和意义;对话策略
        一、内涵鉴定
        我们说的课堂对话教学,特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课堂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真正的对话是师生间基于共同认识的交流,师生彼此展示自己,聆听他人,不断更新自我认识,达到精神和思想上的深层次的共鸣。这种共鸣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果。由此可见,对话既是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直接对话,又是教育主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的间接对话。
        二、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一步也离不开对话教学,没有师生间的对话过程,课堂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就是大水满灌、就是灌输式的教学,这与新时代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其次,课堂对话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是教育的客观规律。第三,开展课堂对话教学,不仅是能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和深入,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而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有效策略
        (一)建立民主关系,夯实对话基石
        课堂中的对话教学是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愉快、自由、轻松地参与课堂交流,这里面必须要面对“对话”这个词。狭义的对话就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要想让对方乐意交流自己的所想、所思,两人之间必须是平等的、民主的关系,否则这种对话就是假对话、不是真心实意的对话。笔者在二十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些语文老师(兼做班主任),平时对学生管理非常严格,真有点说一不二,长期以往,孩子们心里就会对老师产生畏惧心里,课堂上学生畏首畏尾,不敢大胆表现自己;其次,老师课堂常常是高高在上,以一种俯视式、批评式、专制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课堂很难有平等感,课堂教学大部分是处于单线交流,而形成不了多线互动的局面。所以,要想课堂教学中有高潮迭起的互动场面,教师必须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以我为中心的错误想法,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去夯实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对话基础。


        (二)创设对话情境,巧妙构建模式
        阅读教学离不开人与人、人与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想法设法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
        1.创设导入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对话。
        俗话说: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他的主动注意还不够强,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儿歌、猜谜、听乐曲、看录像(图片)等方式进行导入课文。例如我在教学《猴王出世》这篇自读课文时,我首先播放播放了一段《西游记》片头石猴破石而出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和关注,我顺势便带出了几个交流的问题:你想知道这个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吗?他后来又怎么坐上了猴王的呢?学生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马上兴致盎然地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之中。
        2.紧扣关键问题,强化学生对话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巧妙的关键的提问,是一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它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我在教《搭石》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齐读最后一节,便问: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随处可见,为什么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它到底美在了哪里?学生在此中心问题下,利用读划写的方式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其次,围绕问题展开了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学生在一次次的读文、发言、讨论、辨析的互动中,渐渐感知到一块块普通搭石,默默无语,任人踩、任人踏,无怨无悔,这不正是乡亲们相亲相爱、互帮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吗?整节课成了读书的课堂,成了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在与文本、老师、同学的对话中,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得到了锻炼、课文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3.结合角色扮演,深入体验对话教学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有角色扮演的部分,那就是角色表演。为什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这一教学环节,首先它不是简单的演示和重复的汇报,而是一场师生、生生、以及同文本之间的深刻对话。王崧舟老师教学的《两小儿辩日》,其中王老师与学生的课堂“辩斗”堪称经典。王老师让两组同学进行了角色表演,但始终是有辩而无“斗”,火药味不浓,无法呈现文本中俩小儿辩斗的情景。为了让大家体验当初俩小儿的辩斗情况,王老师亲自做一小儿、一男生做另一小儿,两人在你来我往中,语速越来越快,火药味越来越浓,用词也越来越“无礼”,这一男生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完全融入了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了亲密的接触,这一“斗”,斗出了的童真、斗出了童趣,斗出了科学的态度,这一环节可谓精彩纷呈,师生、生生在相互的扮演中体验到了学知的乐趣。
        (三)落实评价体系,助力对话氛围
        小学课堂教学无论如何也缺少不了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助长剂,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液,是参与课堂对话交流的兴奋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书来说,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就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读得太棒了!”“你的声音就是播音员的声音!”“大家都陶醉在你的朗读中了” “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你的读书太有感染力了!”……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课堂教学氛围顿时有了高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