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巍
南京市华电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3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知识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其快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对不理解的知识点敢于提出疑问。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其学习上的潜力,探索知识,深入理解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质疑能力
初中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不仅需要其讲解必要的学科知识,还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现阶段教师还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积极思考和研究,为质疑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一、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质疑
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学科知识,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质疑能力也无法提升。所以要想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索知识。同时,教学氛围的营造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研究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思考和探讨问题,进而对知识甚至是教师提出质疑。比如,对于《观沧海》这篇古诗的学习,为了让学生大概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其中的语言,体会诗句营造的意境。这只是对浅层知识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者图片,理解每个词句所表述的深层涵义,也更便于学生记忆背诵文章。在这种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敢于质疑,古诗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只有在这种友好、和谐的状态下,学生才会敢于畅所欲言,才会敢于创新和质疑,从而拥有良好的质疑能力。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创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增加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以此来推动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为了引发学生提问,使其敢于质疑,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注入生活元素,使其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对于知识的探索也更加积极。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叙述自己对秋天的记忆,引发其学习上的共鸣,这样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作者当时创作的心境,还能勾起学生的回忆,起到了很好地导入作用。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心中的秋天是怎样的?”,“跟实际上的秋天有哪些差距”,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可以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然后让学生可以提出相关问题,或者是对文章内容有哪些疑惑,这样逐步引导学生质疑,也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良好策略。初中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及其重要的,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经验都比较缺乏,如果只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从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加强师生交流,建立信任感
教育改革推动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感,这也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要逐渐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改变之前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也缺少与教师沟通的勇气,对于质疑能力的培养更是无法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使其乐于参与、敢于参与,达到最佳教学状态。比如,《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以自己旅游的趣事导入主题,然后让学生讲述他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或者目前最向往去的地方,以及向学生提问想去的原因。这些都是加深对学生了解的有效方式,可以建立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对于质疑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文章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习惯,为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利用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对学习中的问题和难题敢于向老师请教,在此基础上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使教学氛围更加和谐,为以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有志.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20(03):1.
[2]赵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1):171-172.
[3]刘春花.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