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运算教学——让运算教学不在枯燥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陈建华
[导读]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陈建华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小学  101100
        摘要: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数学计算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计算能力的提高了。因此,小学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教学;感悟;提升
        在整个小学阶段,运算教学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因为运算在小学阶段占的比重大,还因为计算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10大核心素养中,运算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项素养。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在也不是只注重计算的结果,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在计算中如何让学生能够清晰的理解算理,提炼出算法呢?
一、借助生活情景,生成学习资源,在动手操作中感悟
        在长此以往的教学中,只要提起运算教学,老师们就不爱讲,觉得没得可讲,枯燥乏味,学生也没有兴趣。其中主要原因我觉得是把计算课上成了计算训练课,课堂上缺少思维含量。在课堂上教师讲完方法就直接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失去了兴趣,教师失去了讲课的热情。久而久之孩子们从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到小数加减法、乘除法,只要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就认为是自己马虎,没看清。究其原因其实是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理解运算道理。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潜心研究,把计算课还原于生活, 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去发现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生成有效的学习资源。迫使学生动手、动笔、动脑、交流、分析逐层解决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例如在讲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时,出示了40÷2=20通过前测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知道结果。但问道到底是怎样分的时候,部分孩子能够想到用乘法可以得到每班20个。基于这样的结果,创设了与教材一致的生活情景,有40个乒乓球平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到多少个乒乓球?学生用圆片代替乒乓球。

        上课伊始当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后,有学生提出结果是20时。老师即使给予反馈,20的结果对不对呢,到底是怎样得到呢?孩子们对自己的结果似乎产生了怀疑。这样迫使孩子们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可以用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想好后还可以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孩子们立刻动起手。有了具体的活动做支撑,算理才会是通透的,组织交流时,学生才会有算法的多样化,展现出思维的开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也为后续在学习的笔算除法时的做了充分的铺垫,让知识点勾连起来,如果从最初的计算开始,我们就这样做下去,从一个例题到一个单元的例题,再到我们小学教材中的运算教学,学生们是不是就不会再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在错的时候就仅仅说自己是马虎。
二、经历多样化计算过程,数形结合,在计算中明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率正确地进行的运算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运算能力不仅仅指算的又对又快,还赋予了计算新的内涵,即理解算理,并能用合理和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这一新的内涵就要求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经过对比、算法优化、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其实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明了。例如在教学一位小数除以整数除法时,教师充分的准备了教具、学具,让学生自主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解算理。
        之后教师要有序的呈现所有生成资源。先让图的和口算出结果的同学进行汇报,把图和口算之间建立的联系。然后把用竖式计算的同学请上来,在此过程中教师采用生说想法,互相质疑、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生交流中,师生互动中把数与形之间建立起联系。把口算、图形、竖式三者之间勾连起来理解算理,同时也使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的合理性与简洁性。从中体会到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又如在教学分数除法的例2时,更需要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提出明确的要求:算一算,通过画图说明想法,展示学生的各种做法。把展示的方法进行分类,结合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思路,尤其使学生领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三、借助数学思想方法,总结提升,在计算中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让数学思想方法成为学生解决问题和学习过程的手段或者策略,长此以往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就会形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善于总结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时如果能够能有独立的思维,不盲从接受,在独立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这是高素质的人才。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众所周知,思源于疑,有疑问才会有更加深入地思考。有思考才能让学生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培养孩子的素养并形成学习能力。例如在京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中。在结合直观图理解两种方法的思路后,教师立刻出示了试一试中题目,这时候有的学生立刻提出问题,这个题除不开。没办法解答。教师并不给与解答,而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总而言之,其实计算教学就是计算的算理的理解以及计算技能的形成。它们都依赖于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在计算中明理、在不断总结中提升,把算理和算法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获得应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湛,《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板)解读》(M):北京师范
        [2]史宁中主编 《核心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3]小学数学教育 2020.11许彩荣《浅议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