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   作者:金乐真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
        金乐真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修养。对此,本文也将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切入点,从小学语文课堂设计入手,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并探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列举出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构建更加生动的现代化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基本问题;改革方法
引言: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理论性兼具的自然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学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这也就意味着,语文知识的学习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尚不足够的,必须要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再加上,素质化教育改革本身就凸显了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语文课堂作为与核心素养基本内容不谋而合的主体,在新时期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一、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价值取向
        核心素养始终是语文素养发展的精髓所在,反映了这一门学科的灵魂与本质,在不断实践中,核心素养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映衬着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观与目标取向。而且,核心素养作为颇具代表性的语文文化,也引领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潮,能够让教师和学生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许多教师为了弘扬并传承与文化的精髓,也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案,但由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课堂建设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导致学习价值高低不等。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也只是单纯的知识复述,并没有真正推动语文素养的传播和普及。
(二)文化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吸引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相互碰撞,也让一些具有特色与鲜明风格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普及,深刻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在这里,核心素养囊括了深厚的语文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了现当代语文课堂的思想精华,也是教学活动的凝聚与提炼,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当代文化背景并不相同,所以无论是形式还是思维方式,小学语文课堂所展现出来的样貌都是多姿多彩的。
(三)生成环境
        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文化的灵魂,本身就是传统优秀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语文文化的传承与延伸,在民族继承中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发挥着巨大的引领和组织作用,是语文智慧的结晶,获得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与肯定,许多教师也从基础出发,按照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对语文主旨思想的培养,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的语文教学只是达到了传递知识的目的,并没有完全表达出核心素养的精髓所在,这也就缩小了这一领域的文化功效。
二、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核心素养的生成特点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教师也在认识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自身的教学内容与素养的发展不一致。一些教师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导致主体思想精髓的传递出现了误区。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是高度凝聚的语文精华,经历了多个层次的提炼和总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与语文价值。由于不同学校的运用机制存在差异,所以教师也没有准确表达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漏洞,这就进一步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和思维,导致学生在机械性的训练中产生极大的审美疲劳。


        其次,部分教师没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跟上核心素养的步伐。早在之前,教育部就已经数次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向着全面化的方向迈进,要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标准,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主旨并不完全吻合,没有实现思想上的对接和交流,这就让课堂教学大打折扣。同时,部分教师并没有保留语文的文化精髓,没有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没有把文化内涵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效结合到一起,这就让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进度十分滞后。
        最后,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构体系本身就是不同的。而且,语文课堂和核心素养的思维角度也不尽相同,在理解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如果教师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结构的差异,那么就必然会导致课堂内容的设计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不同的教师针对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会产生极大的异议,这就扭曲了核心素养所代表的文化境界。
三、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一)树立坚定且正向的价值取向
        教师必须要把核心素养的文化背景与课堂活动相结合,推动语文的传播发展进程,构建更加完善的课堂结构体系,拓展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这里,教师应当认真研读小学语文的教学大纲,理解核心素养的主旨与内涵,把握好思想精华,并且要以核心素养为背景,重新定义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方向,要让核心素养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精神影响作用,启发学生的心智和思维,让学生也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树立正向的价值取向,懂得用辩证且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多元文化与理念,提高学生的辩证能力与分析能力[1]。
(二)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核心素养的文化背景,以此为切入点,确定课堂的主体教学目标,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让核心素养能够在活动中不断深入,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凸显出核心素养的精髓。而且,小学语文本身就在教育体系中占有极高的比重,学生如果只是理解知识的字面意思,他们也必然不会了解文化的内核与本质。所以,教师也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结构体系,要结合核心素养的文化背景,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客观性和融合性。
(三)开展多样化主题阅读活动
        阅读始终是锻炼学生信息提炼能力和文本总结能力的重要基础,能够让学生通过文字感知文本的内涵和思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中获得有用的人生道理,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此,教师就应当为学生设计出主题阅读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可以把成长当做课堂的主题,收集与成长有关的经典文章——《我长大了一岁》,《马莎长大了》,等等,将这些不同的文章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开展系统性的阅读练习,并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期限,分配不同的任务[2]。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期详细分析文章中的内容,并绘制特定的思维导图,确保预习效果。而后,教师要让学生总结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最终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阅读成果,把思维导图应用到阅读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主旨,划分文章的基本段落和结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学生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情感认知,这就与核心素养培育中的文本感知能力发展不谋而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依旧存在理念落后,结构体系不合理等鲜明问题,这些都是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对课堂教学进行调节与改革才显得更加迫在眉睫。本文通过价值取向的树立,结构体系的调整,阅读活动的延伸这几个角度,论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充分结合了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未来,教师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秀玲.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678(03):162-162.
        [2] 李卫恭.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3):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