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   作者:梅秋玲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育施行下,学生的德育素质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梅秋玲
        安庆市宿松县松兹小学 安徽省安庆市  246501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施行下,学生的德育素质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在实现小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任务中,对德育的教育占据重要地位。鉴于语文学习内容涵盖了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知识多样性特征,课本教材中包括很多德育教育的资源,小学阶段的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挖掘这些资源,强化对小学生们的德育素质培养,提升孩子们的德育素质。本文联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现状,简单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育显得愈加紧迫,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授课当中引入德育思维亦是新课改明确提出的要求。[1]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的语文授课中引入德育素质培育是十分紧要的,所以在平日的语文授课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孩子们的德育培养,将课本中的教学精华和实际内容相互融合,指导同学们组织进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书本知识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并不是遵照以往的教育模式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
        一、在学习的文字、成语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识别汉字是紧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就可以把德育教育融入进来。同学们在进行汉字学习时,第一步定时要观察所学文字的构造,此时语文老师可适时的向同学们讲解所学汉字的来历或者演变过程,指引同学们将此文字的自行和现实生活中的做人做事联系在一起,通过两者的充分结合,非常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继而自己积极踊跃的起探究和学习,摒除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同学们通过分析字形构造,了解文字的来源和演变过程,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对孩子的了解,还能够然让同学们在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识得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的课本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德育教育的资源,这些素材表达出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能够指导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借以开展对同学们的德育培养,在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孩子们的德育分辨能力,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章节,大部分都是兼具道德和文学性质的。语文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经过对字词的赏析,指导小学生们感知字句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感情,继而指引同学们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内。[3]
        德育教育不单单表现在学生思想行为方面,还是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查验。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程,其于每门学科都应当涉及到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比如,我们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能够学到祖国情感、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具备国人自豪感;可以学到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各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解放军长征精神,他们在苦难面前永不言弃,以国家利益为先牺牲自己保卫祖国安全和领土完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讲解分析。


        三、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阅读向来是感知文章意境的有效途径,老师可以同学们通过诵读的形式感知文本内容当中隐藏的感情,尽管同学们年龄尚小,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上能力有限,但大多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和有关的课外书籍中的文字鲜少遇到晦涩难懂的字词,并且这些文学作品大多中心思想明确,措辞优美、生动具体,且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兴趣,推动同学们走进文章意境,逐渐达到和作者思想上的情感共鸣,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同学们的德育素质。在进行阅读时,可首先让同学们自主阅读,先让他们对文本内容具备初步的了解,而后让他们挑选自己喜爱的章节段落重复阅读,感受此章节段落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更深入的了解文本的意境。
        四、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文本阅读被视为知识学习导入阶段,而写作就是导出阶段,小学生们可以以写作的形式阐述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但较之前文的集中渗透的形式,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原因在于语文写作在授课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授课教学过程中课程占比非常少。但写作做为一种主要的思想表现形式,对激发小学生思维想法、促进师生间互动沟通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老师通过批阅同学们的作文,能够随时掌握孩子们的思想和情感变化,从而指引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培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助力。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育小学生们探索生活、辨析事物的能力,并指导小学生们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鼓励他们讲实话,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及情感。在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之上,老师对作文的题材挑选要尽量联系是继生会,让同学们可以有资源去写作,也有利于他们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避免所作文章华而不实。由此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表述,在表述期间指导同学们进行反省和归纳。写作内容方面,多偏向记叙文类型,鼓励小学生们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在写作内容上要注明叙述事件的因由、经过及结果,同时写出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促进小学生们的思想层次和生活质量逐步提升。[4]此外,还可以向同学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列举多个写作题材,以便于孩子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经历,创作出可以表达他们真实情感的作文。此外,在现实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同学们的写作指导不是必须通过成篇写作的方式,还可让同学们慢慢养成写周记、随笔记或者阅读笔记的习惯,随时写下个人的思想感悟,及时有效的展现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小学生们的书写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还可以增强老师对小学生们的真实情感的掌握。不断帮助老师在渗透德育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更好的因人而异开展德育教育及指导,采取小学生们较易接纳的形式,强化对小学生们的德育渗透教育。
        五、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所学的知识始终是定量的,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当和同学们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授课内容的相互补充,推动小学生们语文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和正确德育素质的养成,语文老师要最大限度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优势,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活动,比如,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对小学生们三观的引导。[2]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达成德育教育的目的,语文老师可以将德育素质的渗透教育融入学生学习进程中的每个阶段,通过耳濡目染的教育形式,让小学生们自行体会,主动接受德育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养成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提升他们的民族使命感,促进小学阶段的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为小学生们未来的成长进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卓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31.
[2]滑小伟.谈德育教育在小 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37):254-256.
[3]宋国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及方法[J].名师在线,2019(10):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