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   作者:黄贵申
[导读] 导入,就是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小段与所授内容相关的课引
        黄贵申
        湖北省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金海管理区左家铺完全小学  435215
        摘 要:导入,就是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小段与所授内容相关的课引,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合适的导课环节能够成功地打开学生的思维,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恰当的导入方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
        所谓教学导入是指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前老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指引学生展开学习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对整体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课堂导入环节是将课间休息时间与正式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联系起来的纽带,不仅能够收拾心情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课堂学习上,而且也能够激发起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新知识学习的氛围中。对老师而言,课堂导入环节是老师在开始新知识教学前的铺垫,是逐渐引导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更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的原则
        (一)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
        课堂导入环节需要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环境等多方面情况来进行导入设计,不能采用盲目的、主观的方式来进行导入,而要真正使课堂导入环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避免表面上热闹非凡但是却对实际教学未能带来积极的帮助,反而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影响了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
        课堂导入环节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导入环节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活泼,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三)课堂导入要具有简洁性
        课堂导入环节是正式教学活动的先导,不能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因此短小精炼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导入环节内容过多影响了学生关注的重点。
        (四)课堂导入要具有灵活性
        课堂导入环节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老师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来设计不同的导入策略,确保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教学策略
        (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一些教师在教学时采用整节课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上了解更多的新知识。而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并且还会让学生产生烦躁心理,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对问题进行思考,有利于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时,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展现一些亿以内的数字,提问:“大家知道这一串数字应该怎样读出来吗?请大家一起来思考这种大数应该怎样读出来?”这时候学生一定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数字读法的猜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大胆地读出来,以此促进思考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有兴趣知道正确的读法,促进更深一步的知识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很好地进行思维扩展,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多媒体导入,提高兴趣
        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可以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感受到满满的课堂活力。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二)”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以及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出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图形的物体。从这些物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对这些物体更加敏感,看到这些现实中的物体后会想象对称后的图形。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对称图形的转换过程,让学生明白图形是怎样转换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这样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让学生提高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多媒体导入后,教师可以更加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也让新知识的讲解更加顺利。教师要经常利用这种导入方式践行新概念教育,让学生在好的环境下不断地自主探索,最终使整个课堂呈现好的学习氛围。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比起教师过多的知识引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更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学生自主操作也可以让整个过程更加具有主动性。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操作,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情况下对知识会有更深的了解,有利于加强对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课堂教具,比如,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几个正方体和长方体,让学生根据这些物体来判断具体是什么形状。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把正方体摆成不同的形状,通过自己动手摆放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从各个角度看到正方体。为了增加这一过程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摆放出自己想到的不同形状。通过自己摆放的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并且进行记录,以此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学生在观察物体时也会犯错误,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指出,然后学生可以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让他们及时改正,这样会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准确,鼓励、认可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学生观察后,教师可以讲解新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这样的课堂导入很受学生欢迎,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在要求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于教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素质,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不断的研究、反思,对于教学内容不能只限于教材本身,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利用有限的课堂导入时间,给学生提供想象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体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风叶.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6(01).
        [2]谭流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探索[J].文存阅刊,2017(020).
        [3]马丽鲜.浅谈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作用[J].课程教材研究,2008(45):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