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   作者:王玉玲
[导读] 在数学知识学习期间实践活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王玉玲
        河北省承德县实验小学
        摘要:在数学知识学习期间实践活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全面促进其综合能力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作业设计的研究》的研究体会,数学教师应当对综合实践性作业展开合理设计,以此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引言
        传统固化单一的小学数学作业已经难以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必须有效优化数学作业,对实践性作业发挥的价值引起重视,多设计综合实践性的课堂作业,促进学生通过实践过程锻炼和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
一、设计趣味性的综合实践作业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小的年龄,对于新鲜事物而言,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针对综合实践作业进行设计时,应当注意秉承趣味性原则,通过生动形象的作业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基于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其具有众多趣味十足的实践性作业,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熟练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实现最大化提高。
        例如,“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室外对小树苗与树影展开长度的测量,通过具体的测量实践造就学生的团队意识。此时,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此保证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学生体验了实践测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选取生活中某个物体,并测量物体以及其影子的具体长度,随后计算其中比和比例,以此促进学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进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建设。
二、设计关联性的综合实践作业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所以,综合实践性作业需要侧重于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在综合实践作业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整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的知识点,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解读。
        例如,学生在针对“圆柱的体积”知识点展开学习时,因为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和推导方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前准备一个圆柱体教学模型,在生活中寻找与圆柱体一致的物体或者容器,尝试探索圆柱体体积的正确计算方式。

如此一来,能够促使学生立足于以往的认知结构,改变思维,逐渐深入探索,基于长方体体积的实际推导过程,寻找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相连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一起推导和计算圆柱体体积,在此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深入解读知识点,进而学生能够对长方体和圆柱体两者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产生深入了解。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记录的相关数据展开物体体积的精准计算,以此锻炼学生个人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设计生活化的综合实践作业
        众所周知,生活是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又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众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综合实践作业的有效设计,促进学生树立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生活化形式的综合实践作业具有多样化,教师必须实现利用的最大化,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通过生活化综合实践作业的完成过程,能够对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渗透和迁移的思想意识,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学生在针对“条形统计图”知识点展开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认识当月每天产生的最高温度,并准确记录数据,并将其通过条形统计图的方式进行表示。学生借助相关数据的认识和统计,则会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教师将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入统计知识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入认识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运用的良好习惯。
四、设计观察、调查性综合实践作业
        综合实践类型的作业无法脱离调查、发现、调查等,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个人的自主动手能力;通过调查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交往能力。教师结合实际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操作,前往实地展开调查并深入思考问题,进而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产生深刻认识,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
结语
        结合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作业设计的研究》的研究结果,教师应当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结合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以及综合能力等,设计出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综合实践作业,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此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作业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此保证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玲.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计研究[J].新课程(上),2015(11):38.
        [2]胡智凤.自主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09(3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