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王明锋
[导读] 在核心素养大环境下,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成为了新课标下的教育目标。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殷巷中学  王明锋  251600

摘要:在核心素养大环境下,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成为了新课标下的教育目标。和核心素养关联最为密切的是《道德和法治》这一门学科,现阶段的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就成为引导学生正确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初中生的学习重点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初中生刚跨越小学稚嫩的时期,正是思想发展的雏形阶段,初中学生的正确发展就要靠教师的德育观念来悉心指导。新时代下的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经过学校德育教育后,学生的部分错误思想和定位,就能够被纠正过来。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大部分初中学生会辨不清是非、缺乏自控能力。并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叛逆情绪,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就极为关键,对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德育渗透决策
        1.激发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兴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初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从而会形成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进而会减弱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如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没有趣味性,学生很难跟着教师的步伐以及思维去进行学习。教师若想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花时间去思考如何调动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更多的做法是通过课堂讲解知识点,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巩固和练习,知识简单地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面上,没有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情绪和感情需求。学生懂得最多的是如何应付考试,而没有精力思考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现在的教师应该多花时间去研究怎样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相应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渗透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例如在七年级《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让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好与不好是什么?喜欢自己的什么优点,讨厌自己的什么缺点?自己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带着这几个小问题回家思考,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首先做一个示范,向学生阐述自己的答案,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写出来,或者是愿意主动发言的学生,让他们举手发言,又或者是可以让他们对着同桌互相说,引发小组讨论也是可以的。这样大家互相参与进来的方式比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要有趣得多。正确地使用以及利用,教学环境中的科技设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励志的录像以及电影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教师再总结课堂,渗透着德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营造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了更好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惧怕以及过分的敬畏之情,亲切的关系会更加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不是只在乎成绩的分数高低。“面向生活”的一种教育理念出自苏霍姆林斯基,贴近生活,会利于学生的理解,聚焦于社会、透视在教学、多关注学生都是生活化情境下的一些教学方法,多在课堂里讲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情绪等,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在生活的实际例子主动参与学习。
        例如在《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改变一个实时热点的故事,自行组织几个同学演一个与友谊相关的简短情景剧。演出完以后,让所有学生在角色的角度下,去思考关于友谊的问题,并且提问,分组讨论,假如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像刚才情景剧中的人物一样去处理事情吗?如果不是,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以这种还原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将实际生活和提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教师也要总结出重点,再次巩固这几课的知识重点,并且告诉学生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学习,不能只是在乎分数的高低,同时也要多去应用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此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自己怎么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整节课就不会是单调的,并且还会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辩论赛,如此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活动形式,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网络改变世界》时,首先举办一场“网络的影响,利弊关系中哪个影响更广?”的辩论赛活动,当然应该提前一段时间告知学生,并且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报名并且准备资料。老师可以先进行下一节课的知识点讲解,但不要过多的讲解其他的知识,也要涉及一些与网络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学生会更有方向感。在这样一场辩论赛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对网络利弊的观点,在实际思考和辩解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辩论赛结束以后,教师也同样要对此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再次提及网络的利弊问题,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道德素养,促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实践并且获得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三、结语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交流和探讨,有利于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也会促使学生的思想觉悟更正,让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玲.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天津教育,2020(33):28-29.
[2]何迎春.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59):113-114.
[3]张杰,王靖宇.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20(04):126+128.
[4]马凯娜.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