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素养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陆林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陆林
[导读] 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不等于高质生物课堂,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高质生物课堂以课堂内容质量为导向,而高效生物课堂是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为主导。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第三中学   陆林  239400

摘要: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不等于高质生物课堂,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高质生物课堂以课堂内容质量为导向,而高效生物课堂是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为主导。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备课内容的高效性和课后反思佐证备课内容。只有教师准备充分以后,才能够利用固定的课上时间,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以抓重点破难点为核心,积极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关键词:科学探究素养;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
        1导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已经彻底融入了我国的教学教育当中。新课改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地方在于是将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风格转化为学生自愿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氛围当中。而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不断加深的一个过程。生物高效课堂就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自主的学习平台,提升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高效地掌握生物教学知识,同时还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技巧,推动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最大化,以此加快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高效实现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任务,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开展生物学习铺垫良好的道路基础。
        2做好备课,情景融入内容
        备课,是老师教学的基础。不同的时期,老师的备课内容也不相同。例如,在新课标背景下,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会在备课的内容中加入学生参与的环节,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同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与生物有关的书籍,并且可以将疑虑点留到课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探究,这部分也可以作为老师备课的一部分。借助全新的生物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实验过程的自主性,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兴趣。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将课上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充分,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在备课时准备了情景融入(方法)+《生长素》(内容)。情景融入,是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情景的设定,将学生从课堂带入到情景中,激发学生对于情景问题的探讨性和互动性,营造活跃、主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借助敏锐的观察和高效的思考,总结和归纳当中的知识点。例如,老师在讲《生长素》这节课程时:“这株蒜苗,已经有些枯萎了,那么,造成枯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而补救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学生:“一定是用生长素超标的肥料造成的”,有的学生:“缺水”,部分学生说:“缓解的方法,减少生长素的使用或者等枯萎现象缓解后,再加入适度的生长素,改善当下的情况”。通过师生课堂讨论,带动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牢牢掌握生长素的特点和作用。



        3动手实践,佐证课本实验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种,动手实践就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并不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为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老师可以采用动手实践的方法。例如,学习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后,学生按照课本进行动手实验,结果发现无法观察到细胞质流动。通过观察老师播放的细胞质流动flash动画后,引发学生思考,检查实验是否出现纰漏,导致无法观察到细胞质流动。通过小组激烈讨论和不断尝试后,最后给临时装片适当水浴加热后,成功观察到了细胞质的流动。经过实验,不仅印证了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①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放入冰水、常温和60℃水浴中保温。②另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同样放入冰水、常温、60℃水浴中保温。③保温5分钟后,分别将对应温度下的唾液淀粉酶和淀粉溶液两两混合,摇匀后和滴入适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通过动手实践,既落实了书本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并借助动手参与让学生学会了科学的实验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认同感,形成了有效的学习习惯,增进了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让主动学习的意识品质得以发展。
        4利用资源,丰富课堂形式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不断加深,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多。自媒体教室就是其中一种,通过有效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养成,进而提高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活跃度和参与性。例如,讲解“DNA的分子结构”时,借助自媒体播放视频,视频中讲述了DNA双螺旋模型构建的过程。看完视频以后,组织学生利用模具,合作构建一段DNA分子模型。在合作构建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思考“哪两种碱基配对,结构才稳定?”,通过借助媒体的白板功能,直接拼接碱基,观察形成碱基对的直径,在这样的边讨论边修正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并认同了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感悟到了DNA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有稳定的直径。最终利用所学知识和模型,通过构建出多个不同长度、不同碱基排序的DNA分子模型,掌握和理解了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在信息化+实践的课堂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亲历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还感受了科学探究的严谨性,体悟了科学探究的魅力,促进了科学探究素养的养成。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构建和科学探究素养的养成,都是围绕着“生本理念”而进行的。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科学探究素养,这样才能在提高高效课堂构建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炳辉.巧设情境,让高中生物课堂更加高效[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172.
[2]王小敏.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中国民族教育,2014(01):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