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游新民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游新民
[导读]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境;优化教学环境,营造生活氛围,不断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沙河街道古井小学   游新民 邮编:256600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要推进小学数学生活教学,就必须了解小学数学生活教学的基本内涵。小学数学生活教学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二是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具体内容如下:
        1.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益处。这里所提到的生活经验主要包括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如数字、数学符号、数学计算等。一般来说,小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要将生命教学的理念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肯定学生的生命体验,并在学生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课程内容。因此,小学数学生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2.数学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相连
        小学数学生活教学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仅要实现生活化教学,还要提炼生活教学的要旨,使学生能与生活的现实相联系,达到学习使用的目的。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生活教学就是用共同的生活语言来表现数学语言,减少数学学习的难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不仅如此,在提炼生活的同时,还要随着视野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举一反三。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了解小学生活数学教学的基本内涵,小学生活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将逐一分析:
        1. 整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现实
        整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是教学的关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应严格控制。小学数学教师应系统地组织和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知识(比如计算,应用问题,几何初步知识等等)进入“活生生”的生活问题,努力使教学内容更适合于现实的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然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我们可以接触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参考,如书籍、笔、衣服、身高等测量身体的长度,这样学生就可以测量它,通过工具的经验验证的方法,完成学生的思维过程对数知识从感性到理性,这是人生关键的教学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2.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境
        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也至关重要。教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枯燥。教学生活化和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不再以强调学生记忆公式为中心,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公式的学习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生活场景中介绍公式和数学的相关特征和概念。


生活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求以生活理念为指导,创设与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改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捕捉生活现象;二是模拟生活经历;三是拓展生活时空。在捕捉生活现象方面,用生活实例辅助课堂教学,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从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导入数学中的“循环小数”概念。在模拟生活经验方面,如在教四年级的“混合运算”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用视频演示超市的食品和价格,模拟超市的经营状态,通过教师及时的引导和整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是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表现。在拓展生活时空方面,如在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引导学课后去观察“校门口的车流量”,并用数学方法予以量化,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3.优化教学环境,营造生活氛围
        生活教学环境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发展的前提。这也是优化教学环境、营造生活氛围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生活教学中,教学环境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生活课堂气氛和师生生活关系是生活教学的重要指标。在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布置作业的方式,例如让学生挖掘生活素材,收集生活中的一些长方体、立方体的物体,让他们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师生生活关系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老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像朋友一样,这样学习的过程会更轻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小学数学教师应倡导师生人格平等,努力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和生活中的辅导员。
        4.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会回归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要在学习内容上进行生活化的导入。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教材作为基本的书籍固然要重视,但是如果要增强学习效果,就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将经验和背景导入到学习内容当中。让学生自己走进数学课堂,要以学生自己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课程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从生活的视角出发,这样有利于激活思维,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5进行生活化的练习,学以致用
        小学生生性爱玩,数学的学习效果因人而异。因此,设计合理、恰当的数学习题是巩固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在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而且练习单调乏味。学生们一点也不高兴。课后练习作业成了学生们厌恶的对象。“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可以设计和实践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与“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学而用”的目的。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活情境;优化教学环境,营造生活氛围,不断探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