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邓庆群
[导读] 朗读是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当中一项重要的技能,掌握好朗读有助于小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广东省遂溪县界炮镇第二小学   广东遂溪  邓庆群  524391 

摘要:朗读是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当中一项重要的技能,掌握好朗读有助于小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要求,突出强调了阅读的有声形式“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法,将指导小学生加强朗读技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发展。
关键词:存在问题;策略;兴趣;训练;合作
       前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高声地朗读语文课文,小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华汉字语言之美,还能让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对课文的记忆有所加深。小学生要想要提升学习语文效果,必须提高朗读水平。可以说,朗读教学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在朗读教学上所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教学效果却不是很明显,教学效率显然捉襟见肘。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扎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和训练。
        一、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教学形式单一
        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无法长时间专注一件事情,上课的时候非常容易出小差。而如果语文教师在教授朗读课文的时候,如果没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单纯让小学生大声地进行朗读,不但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让小学生感觉朗读非常的无趣乏味,进而对语文朗读失去兴趣,朗读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教师给予学生的课堂朗读时间太短
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当中虽然也会让学生进行朗读,但是更多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少量几段内容进行朗读,也不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详解和点评,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这样的朗读教学只能说是“形式主义”。
        3.缺乏日常训练
        想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别想着一日千里、进展神速,因为朗读能力的提升过程是需要长期坚持训练的结果。但是,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没做到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朗读训练,平时也没注意让学生进行语言用词的积累,最终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停滞不前。
        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1.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用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往往只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应该要适当地采用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语文朗读产生兴趣。


同时教师也要运用朗读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课文的语境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感悟到中华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当中更愿意进行朗读。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上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小学生展示西沙群岛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给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真实的教学氛围。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片或者视频到课文当中寻找相应的段落,一边朗读,一边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小学生能轻易地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朗读环境当中,让他们对课文产生浓烈的兴趣,最终提升他们课文朗读的效果[1]。
        2.抓住重点,抓紧训练
        语文教学是较为繁杂的,学习的东西也非常的多,我们必须要抓住重点进行教学,朗读教学也不例外。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一些重点段落的好词好句进行充分理解,更应该要抓住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段落来进行朗读训练。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而且还能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更能加深自己的理解,从而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里的《秋天的雨》一课,作者运用精彩的排比段落的形式,将美好的想象一一罗列,多角度赞美了秋天的雨。这些精彩的词句就可以被我们作为重点进行朗读教学训练,这样小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里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进而学习相应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将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
        3.小组合作朗读
        在语文朗读教学当中,全班齐声朗读的效果不明显,个人朗读占用课堂时间较多,效率低下。而采用小组合作朗读的方式较为合理,且效果显著。教师在开展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分组朗读并让组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和指导,让学生们能清楚知道自己存在的朗读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最终达到提升朗读水平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示范朗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编入一个朗读较好的同学进行领读,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自行朗读,在下课前十分钟,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一分钟的朗读展示,评选出朗读得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小礼品等。这样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对整个课堂朗读教学都有着明显的效果[3]。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基本都蕴含着浓烈的情感,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值得让人字字细品。因此,教师要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规范学生的语言,搭建广阔良好的语感平台,同时进行科学的引导,让动听的读书声与作者的情感相碰撞,产生知识的火花,发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都上一个新的台阶,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感受到语文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在朗读声中走进语文课本的“黄金屋”。
参考文献:
[1]吴然.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的几点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學),2012(31):152.
[2]于泽林,汪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4):103-104.
[3]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2017,(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