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视角,落实语文要素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郭杰惠
[导读] 没有语文要素的时代,同一篇课文,不同老师教,会定出不一样的目标,教出不一样的结果。于是孰优孰劣,莫衷一是。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   郭杰惠  610213

        没有语文要素的时代,同一篇课文,不同老师教,会定出不一样的目标,教出不一样的结果。于是孰优孰劣,莫衷一是。没有语文要素的时代,不少语文老师上课的模式几乎雷同,知识点和能力点看上去教了很多,也教得辛苦,可学生却没有真正掌握。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下课后,起先学生还能记住课文内容。若干年后,连内容也会淡忘。因此,语文要素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提高语文教师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于是,一个新课题就出现在教师面前,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要素该如何落实到位?要真正将语文要素落实好,必须立足儿童视角。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依托言语实践活动
        2011年版课标上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换而言之,小学生上了六年的语文课,应该具备规范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清晰准确地向外界传递自己的见闻感受。这种能力的训练和获得必须依托言语实践活动。教师不是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去教授语文要素的概念,而是将语文要素融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感受语言现象,积累词汇句式,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从而提升语言素养。
        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该单元中的《桂花雨》一课非常适合落实该语文要素。如果简单操作,直接问学生:作者借助了什么事物,抒发了什么感情?学生只要读过课文,应该也能回答出来。但问题是,这样做能达到教学目标吗?学生对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真的了解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请大家轻声读第5~8自然段,再来找一找句子里那些看似普通的词语,感受作者对桂花的那种情绪、感觉。
       (生自读,找句子。)
        师: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我找到的句子在第5自然段——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里的“总是”表达了作者对摇桂花的喜爱。
        师:不仅仅是喜爱哦。从“总是”还可以看出一种心情——(生:期盼。)对,是期盼、期待。(板书)他讲得特别好,先告诉我们句子,再告诉我们词语,然后说从这个词语中获得的感受。三个步骤,讲得清楚、明白。
        生:我找到的句子也在第5自然段中,“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中的“啊”“呀”表达了作者摇桂花时的激动。
        师:她是从两个语气词感受到激动、兴奋之情的。(板书:激动、兴奋。)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句中“使劲”体现出“我”对桂花的迷恋之情。
        师:为什么“使劲”可以看出迷恋呢?
        生:因为她是抱着桂花树的呀。
        师:我觉得他的解释蛮有道理的。(板书:迷恋。)
        生:我找的句子在第7自然段。从第一句“我念中学的时候”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已不住在童年所生活的老家,搬到了新的地方,那里全是桂花树,她沉迷于花香之中。后面说“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说明作者不仅迷恋于花香,而且还想把这种感觉分享给家人。



        生:我找到的也是第7自然段,第三句话“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我从“常”体会到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虽然她不在家乡,但是她还是特别喜欢桂花,总会到那儿赏桂花,享受桂花的香气。
        生:我找到的也是第7自然段,是和第8自然段衔接的地方。(师提醒:仔细听,有新发现。)第7自然段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第8自然段又说“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这里把摇桂花说成“摇花乐”,表达作者的喜爱。而且,后面说“阵阵桂花雨”,我觉得母亲说“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就是因为这“阵阵桂花雨”,因为“我”捧给母亲的是风吹落的桂花,但是在家乡,桂花是摇下来的,这个感觉是不一样的。
        师:体验是不同的,难怪母亲要说她更喜爱家乡的桂花。
        生:我找到的是第8自然段。“于是,我又想起了……”这个“又”说明作者不止一次想起摇花乐,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师:这个同学从一个“又”字想到了思乡。(板书:思乡之情。)
        生:第8自然段“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作者把摇落的桂花比作桂花雨,体现了她对桂花的热爱。
        师:有迷恋,还有热爱……对于家乡的桂花,除了喜欢之外,我们居然找到了这么丰富的感受。一起把这段话读好。(出示“摇桂花”片段,生齐读。)
        在上述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找词句,细细读悟,充分交流,现场生成“期盼、激动、兴奋、迷恋、幸福、热爱”等体会。这些情感体验,正是连接桂花与思乡之情的桥梁。笔者在教学中没有抽象地提及“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更没有将这句话概括成“借景抒情”的标签直接贴给学生看。而是让学生通过找词句、说体会,真正了解到为什么桂花可以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了解到作者是如何使用借助事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的。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学生有了类似的感受,说不定就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二、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重在字词句的学习,要在模仿中学习基本的规范的短语和句式。中年级学生学习语言重在基于段落,体会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习基本的构段形式。高年级的语言学习则要从整体入手,探寻作者的行文思路,感悟作者选材组材和遣词造句的匠心。这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教学中,根据语文要素所在的年段,选用合适的教学素材,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四年级上册中的《牛和鹅》。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批注,笔者先用课文中现成的批注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作批注。然后请学生针对小伙伴们欺负牛的动词作批注。这是第一次练习,是“教”。接着,让学生从“我”遇到鹅时的四次心情变化中选一个作批注。这是第二次练习,是“扶”。最后,针对课文最后一部分进行口头批注,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走向感悟生活。这是“放”。三次操练,层次分明,难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思考的深度也得到提升。他们借助批注,读懂了课文中的牛和鹅,其实就是生活中的善与恶。明白了作者之所以始终记得这件事,是因为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欺善怕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一课,表面上看是教批注,其实真正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借助批注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落实统编本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明白了这一点,再从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出发,就不会将语文课上成技术方法操练课,就不会将语文要素与语言文字割裂开来,而是能润物无声地落实语文要素,使其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语言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