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汪青
[导读] 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未对语文课程教育形成影响。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正确掌握教材,认真研究语文教材,明确德育教学的入手点,还应解决好德育和中学语文教育相互间存在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唯有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才不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状况。

江西省鄱阳县三庙前中心学校    汪青  333100

摘要: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未对语文课程教育形成影响。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正确掌握教材,认真研究语文教材,明确德育教学的入手点,还应解决好德育和中学语文教育相互间存在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唯有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才不会产生喧宾夺主的状况。语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正确引导中学生发现并分析文章中最震撼、最感人的语言文字,明确重点,形成共鸣,进而增强自身体会,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中学生,塑造其良好的思想与灵魂。
关键词:语文课程;德育教育;策略
        一、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当前青少年的整体思想道德是良好的,然而亦有一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产生偏差,出现极端奢靡之风、享乐主义以及崇洋媚外等多种错误思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应注重青年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正确指导中学生培育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三观与道德观。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现如今综合国力的衡量重点在于人才,只有中学生具备优秀的思想情操才可让我国高耸挺立在世界民族之中。司马迁曾经说过,才者,得之知也。德者,才之帅也。以德来统领帅才,才可确保“才”的充分发挥。用才来支撑德,厚德载物,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材的前提,用各种各样的语文教育形式,使中学生可以在活跃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让中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字处理能力时,还能够提升中学生们的思想道德,让中学生同时兼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变成国家栋梁之才。少年时期是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的最好时期,在少年时期培育其高尚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形成自律、自强与挚爱的优秀习惯,并受益一生。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让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获得升华,对自我进行完善,在自律中形成,在实践中锻炼,增强中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养,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发扬我国民族精神,树立正确三观,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承担起时代给予自身的崇高使命。
        二、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生价值观复杂,缺乏对道德的正确认知
        中学生不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具有极强的可塑造性,中学时期的学生与其他时期相比对新鲜事物与知识有更强的接受能力。伴随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网络对人类日常生活形成的深刻影响,使中学生无法摆脱社会外部环境和错误思想意识的渗透与影响。比如,一些中学生存有攀比现象,与其对应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在中学生群体中大肆蔓延。故而,不但加大了中学生思想道德认知的复杂性,还给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教学带来极大困难与挑战。另外,在现如今的中学教学时期,中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识与理解缺少完善性,忽略建设正确的思想品德,认为其只需要提高语文成绩就就达到学习目标了,根本未能认识到这种错误形式对中学生道德认知程度的提升产生消极影响,亦不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二)学校道德教学体制不健全,教师德育教学观念需增强
        在传统教学中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当前中学语文教育依旧将成绩作为课堂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亦是忽视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因素。


一些学校对德育教育依旧停滞在表层上,缺少对应的课堂教育规划,亦缺少学校自身特有的教育体制。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应清晰明确了解到德语教育对中学生全面素质养成具有的重要作用,应及时转变自身教育观念,不但需要提升自身道德素质,还需要在语文课堂教育中增大德育教育的渗透,继而在保障语文课堂教育成效与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能向中学生渗透相关德育教育。
        三、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一)增强基础教育,培育中学生语文能力
        现如今中学语文课程教育极少利用大篇幅来教授语文基础知识,有一些甚至直接选择不讲。正是此种模式的教学,致使一些中学生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会大大降低中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以及写字能力,在文章阅读与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语句不通顺与表意不清的状况,对语文教师实施德育教育形成不利影响,更严重还可以直接对中学生语文整体水平产生消极影响。
        (二)创建教学场景,激发中学生德育情感
        某些著名教育学家说过,学生如若缺少富有诗意的情感,则就无法全面发展。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具有极强的情感性,故此,语文教师和全面运用语文教育内容创建教学情景,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而且,伴随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普及,诸多学科均开始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语文学科亦如此。多媒体将色、画、乐与声汇集一体,充分刺激中学生的身体感官,不但可以活跃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充分激发中学生创新创造性思维,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
        (三)注重作文教育,推动中学生抒发情感
        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往往认为中学生知识写作素材的掌握与积累是提升作文水平的重点,而语文教师则难以协助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长此以往即会造成语文教师应用传统教育形式中阅读优秀范文,并且给中学生讲解有关写作技巧。许多中学生会认为此种作文教育形式乏味无聊,则更难以提升中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加之语文教师因应试教育产生的影响,认为中学生最好表现就是获得优秀的成绩,忽略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基于此,即便转变教育形式也难以从本质上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习作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需求,这种命题应当具有相应趣味性,目的清晰明确,把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作为习作所需工具,因与学生现实生活十分贴近,极易调动中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语文是将语言和思想汇集为一体的课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怎样把德育工作合理正确渗透到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让中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主动接纳各种思想教学,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需要所有教学工作人员去进一步尝试和探究。
参考文献
[1]赵颖颖.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58.
[2]林丽珍.德育无痕渗透有方——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6):52—53.
[3]常世明.新时代背景下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2.
[4]黄振科.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