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长替代重复,以深刻达成简约——谈以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楼林飞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教材本身的编排也十分重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前阶段知识往往是后续相关知识的基础,而后续知识通常是前面内容的发散和延伸。

义乌市苏溪镇第四小学   楼林飞

【摘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教材本身的编排也十分重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前阶段知识往往是后续相关知识的基础,而后续知识通常是前面内容的发散和延伸。在教学中善用迁移,深化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整合,使其从整体上把握学科脉络,促进学生形成更为完善的知识框架与体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目标。本文通过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下的教学实例,说明以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并尝试以此为基础,概括培养迁移能力的一些做法。
【关键字】 迁移  能力  课堂教学
        一.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学习平台、白板软件等教学辅助工具逐步深入课堂,因其包含形式多样的丰富资源,同时能提供配合教学的强大功能,使得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高效,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易理解和接收。但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的目标不再只是知识层面的传道、授业,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学习素养强调人在情境转换过程中有意识地调动以往所学知识和反思经历,凝聚成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即,素养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在以往的情境中具有足够的学习力,能在新情境中迅速寻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由此可知,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教学尝试
        1.新授课堂教学——以旧唤新,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数学是知识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知识迁移法被广泛应用。新的认知与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之上,各种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共同的要素。新、旧知识的联系越多,迁移就越易产生。突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触发条件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2.复习课堂教学——导图架构,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基础进行的。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是产生学习迁移的重要客观条件,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在学习中越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新知识越容易,因此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迁移能力的关键。
        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当的联系可以构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归入一定的顺序和一定体系的思维方式。


引导学生借助知识整理图(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学习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将知识纵向联结成线,横向进而成网,这种系统整理是思维进一步编码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强化记忆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及建议
        借助不同课型下的教学实例,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并发展学生迁移能力,多半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旧知的理解)、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等方面入手。
        1.把握根基,提高对旧知的理解程度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新的认知与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之上的,各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联系。新旧知识的联系越多,迁移就越易产生。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只有提高对旧知的理解程度,学生对新知的逻辑推理才有发生的可能,从而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
        2.扣住通融,构建包容性的认知结构
        迁移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3.抓牢启发,寻找共同因素促发联想
        具有共同因素的事物之间容易形成联想,在很多情况下,迁移就是借助联想实现的。学生不仅应该从新问题、新情境出发去联想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应该主动从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到它们可能的应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教学技巧所在。”因此学生掌握某种数学思想或方法后,教师应提出有发展性应用型的疑问,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应用价值,达到知识的迁移。
        四.写在最后
        学习迁移的本质是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学习迁移能力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迁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课时所能实现的,而是在许多课时中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发展起来的,有其生长和成熟的过程。这种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不断完善,学生在该能力的不断体验中臻于成熟。
【参考文献】
【1】俞正强.种子课:给知识以生长的力量.教育科学出版社[M]. 2017
【2】苏诗圣.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迁移能力.学术期刊库.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