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融入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李敏
[导读] 当前,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使得“互联网+教育”成为新趋势。思想政治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中使得教育形式更加多样。

云南省迪庆州藏文中学 云南迪庆    李敏   674499

摘要:当前,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使得“互联网+教育”成为新趋势。思想政治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中使得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在少数民族中学中,互联网也逐渐得以普及,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切实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形式推动教学改革。本文就“互联网+”融入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互联网+;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政治
        前言: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将“互联网+”的概念提出,确定了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体系当中的地位。近几年,互联网+已经融入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育领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我国人才资源中属于关键群体,其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重视,并能够切实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教学活动。
        一、将“互联网+”融入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完全适用,网络空间成为了学生获取思政知识的重要平台。将互联网+融入少数民族中学思政教育当中使得课堂更加多维且立体,使得教学形式由单纯的讲述授课转变为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尽管在少数民族中学中,教师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得以发展。
        (二)强化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习总书记曾经强调,提倡教师多运用新媒体技术,从而活化教育工作,促进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使其体现出时代性的特点。将互联网+技术与少数民族思政教育向融合,能够使得知识传播得更加及时。在互联网空间内,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使学生了解到更多新信息、新政策以及新思想。
        (三)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以往的少数民族中学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之间往往失衡,教师习惯于灌输授课,而学生则以被动状态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对学生形成吸引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构建翻转课堂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融入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以互联网+技术占领思政教育发展新阵地
        首先,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多资源。国家应该把握互联网+条件下的机遇,为少数民族中学的互联网建设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帮助其实现网络全覆盖。这样才能使得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坚实的发展基础[1]。其次,强化学生的互联网思维认同感。


教育部门应对于互联网+思政教育给予足够重视,能够对少数民族中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学习的情况予以掌握,详细分析相关数据。以这样的方式促进互联网技术与思政教育融合。再次,建设具备高度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使得针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更多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得以产生,在很大的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工作思维。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本质在于人才竞争。少数民族中学思政教师不仅应该掌握丰富的政治知识和教学知识,还应该具备信息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二)借助校园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少数民族中学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多新契机,这是学校需要把握的一个关键点,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对于思政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构建教学、资源、实践等于一体的思政教育新平台,抢占互联网空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各种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比如,微博、微信、APP等,借助于一些智能化移动设备就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思想政治知识,并进行学习。少数民族中学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向学生推送一些思政新闻或者知识,比如,脱贫攻坚、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可以让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相关新闻的浏览,掌握社会时事与热点事件,从而了解到更多新鲜资讯[2]。另外,学校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一些线上教育活动,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长此以往,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使得少数民族中学生能够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结合互联网+思政教育思想净化校园德育环境
        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够使得一些可能侵蚀学生思想的不良信息得以抵制,从而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首先,在少数民族中学校园中,应该强化网络文化监管。制定规范化的校园网络使用制度,并在校园网络体系中设置“防火墙”,用以对于不良信息进行过滤。还应该在校园中宣传文明上网的理念,将其渗透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形成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3]。其次,应该合理筛选网络教育资源。互联网空间较大,其中包含海量的信息,优劣参半。如果少数民族中学生长期接受低俗、错误的信息,会对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形成极大的阻力。因此,教师在选择思政教育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区域的差异性,选择契合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特点与风俗习惯的内容,并通过多种方式将其渗透给学生。
        结论:综上所述,将互联网+技术实际应用于少数民族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应该以互联网+技术占领思政教育发展新阵地;借助校园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新平台;结合互联网+思政教育思想净化校园德育环境。通过本文对“互联网+”融入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优化中学思政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丽君.浅析中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研究[J].文化产业,2020(31):133+136.
[2]马金虎,景永顺.新时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4):76-79.
[3]苟明霞.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革新,2020(0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