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活”起来的斑羚飞渡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赵忠于1 刘素芬2
[导读] 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积极为学生学习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将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

1.重庆市涪陵第十五中学校  重庆 涪陵 408000    2.重庆市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 重庆 涪陵 408000    赵忠于1  刘素芬2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积极为学生学习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将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本文结合斑羚飞渡的阅读教学,巧妙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斑羚飞渡  思维发展  阅读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实现“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语文四个核心素养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许是让广大教师最茫然与手足无措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去挖掘,而《斑羚飞渡》就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合适的材料。
        《斑羚飞渡》曾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有“动物小说大王”之称的沈石溪。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老斑羚挽救小斑羚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我们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感到精神的震撼,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自然都会想到引导学生去领会文章中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也可能还会引导学生去反思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去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
        现在部编语文教材中没有了这篇文章,我们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或者拓展阅读时选取。在教学时,我们对文章可以作进一步的挖掘,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一、巧设计,引导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因此,“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与提高。纵观我们的中小学课堂,有多少学生敢质疑,质疑我们的老师,质疑我们的教材?又有多少同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我在教学《斑羚飞渡》时,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悲壮美这一过程中,巧妙设计了“自画示意图”环节,并要求学生结合示意图上讲台脱稿讲述飞渡情节。而就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疑问:斑羚真能飞渡山崖吗?这时,教师趁势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拿出自己的结论和依据。结果,许多学生竟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斑羚不能飞渡山崖。他们也摆出如下理由:
        1、斑羚跳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抛物线,半大斑羚只能跳4米左右,那么它在最高点时到起跳点的距离应该是2米左右,因此,崖宽6米,剩下的距离应该是4米左右,而不是“剩下两米路程”。
        2、两只斑羚一前一后,一高一低跳出后,小斑羚和老斑羚要处在同一平面上,两个运动的物体所运动的弧线要相交到一点,并且蹬踏也不能出现误差,配合要绝对精确下才能完成,然而三四十对斑羚中配合失误的只有一对,这有点不可能。
        在整个讨论交流过程中,又有的同学生发了新的疑问,斑羚在空中跳跃是不是一个规则的抛物线呢?哪些因素又能影响他们的运动轨迹呢?到了这个时候,我在一旁暗自窃喜,因为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但是一点不能声张,因为接下来要实施我的第二步。
        二、设悬念,发动学生探究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去聆听别人关于这种体验的介绍和讲解。可以说,所有知识均来自丰富的大千世界,教室外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真正空间。因此,让学生到自然和生活中去观察、感受和实践,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与提高。
        周末的时候,我就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通过各种途径,去查证自己分析的理由是否正确,下周汇报。于是,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回家问父母,有的打电话问读大学的哥哥姐姐,有的到办公室问数学、物理老师,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亲自实践等。



        周末一过,开始上课,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各自探究结果表达出来。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纷纷陈述自己的理由,我梳理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一部分同学说,我问了学数学的xxx,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就是一个规则的抛物线问题,上面第一点分析就是正确的,斑羚是不能飞渡的,或许是作者的语言描述不很准确;第二类是部分同学认为,这应该从物理学角度看,斑羚跳跃会受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运动的轨迹不完全是规则的抛物线,是弹道轨迹,因此斑羚运动的轨迹和文中的描述也有区别;第三类是上网、进书城查阅资料的,他们发现,一些教师对斑羚飞渡产生了怀疑,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还有一部分人曾对《斑羚飞渡》入选教材有争议;最值得欣赏的是一位同学,他亲自跳跃,用录像记录下来,然后再通过计算机慢放,找到运动的轨迹。
        听了同学们的陈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觉得同学们去探究结果的正确与否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看到的是同学们积极探索的态度,更应该关注的是去体验实践的过程,更应该赞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和提高呢?
        三、引资料,提升思维品质
        《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又决定了体验和感悟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恩格斯说:“思维是最美丽的花朵”。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不是应该有质疑,会思考,会探索,最终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呢?对于同学们的质疑和探究的结果,我并没有马上做出判断,而是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此乃“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看。”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塞在耳朵里面藏下。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攥在手中,使一个法天像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西游记》节选)
        材料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格里高尔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挣钱养活家人。一天早晨,他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腹部长了两排细腿,背部变成硬壳,翻不了身。他感到恐慌,无法见人。他的家人无法忍受,一定得把这个“怪物”弄走。他反锁自己不再进食。很多天后,老妈子发现他已经死了,全家人仿佛卸掉了沉重的包袱。
        思考:你对上面两则材料有什么看法,有什么发现?
        当学生讨论发言后,我再相机给出下面的材料: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事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 (鲁迅《给徐懋庸》的信)
        “如果有人这样来回答我,写这些书的人本来是向壁虚构,既然如此,也就不必要求细微慰贴和事事真实。……虚构要愈切近真实才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塞万提斯《司铎和神甫论骑士小说和戏剧》)
        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就恍然大悟了: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它可以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也可以以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和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搬生活现象,也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所以,文学作品不能要求作品中的一人一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都符合生活事实。
        当代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语文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的空间,只有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打破课内外的屏障,加强校内外的沟通,融汇学科间知识,才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才能达到教学上的“活”。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每一位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给思维的“活”提供条件,让学生得到解放,教材变得开放,教学过程和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这样,我们也许就再也不会听到外国教授 “中国的教师真能讲,中国的学生真能考!”这样的感慨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剑男.备课到底备什么:语文名师备教手记[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3]王漫.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