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渗透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黎锦桃
[导读] 小学科学教育是渗透于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求知欲、模仿性很强,并且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由于他们尚未成熟的观念以及知识水平的欠缺,所以,教学方法的引导尤为关键。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石海小学  广东广州   黎锦桃  510000

        小学科学教育是渗透于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求知欲、模仿性很强,并且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由于他们尚未成熟的观念以及知识水平的欠缺,所以,教学方法的引导尤为关键。小学生处于童年阶段,也是人生最开心和最美好的时光,在此期间,教育如若能寓教于乐,那么必将事半功倍。通过增加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游戏渗透,既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学科的认知,激发其对科学领域的兴趣,帮助其建立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对今后的孩子成长可谓大有裨益。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尤为迅速,谁掌握了科技的先机,谁就可以在世界发展和人类进程中起到主导地位。因此,培养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对于科学的兴趣,帮助其建立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今后不论是其个人抑或社会,都有深远的意义。而游戏教学,则是以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一来使深奥的科学知识在游戏中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所接受,使之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在当今小学教育中,不再单单是语数外的普及,更多的则是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养成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为今后更高层级的教育奠定基础。那么,应该如何有操作性的开展和实施这一教学,则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游戏渗透策略分析
        1.寓教于乐,以游戏的方式代入科学的概念。
        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是该时期一个人的正常表现轨迹,而科学学科的知识往往生涩,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理解和老师讲解上的双重难题。那么,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科学的神奇,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既可以减少孩子对于知识认知理解的困难,又帮助其深入了解科学的本质,可谓一举两得[1]。
        例如:在“温度”这一课,结合新冠疫情当下,测体温成为每天的日常,在恢复了正常教学环境下的校园,以测体温的方式来代入温度的概念,同时培养孩子对于健康生活的热爱,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又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在讲解“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中,可以组织一次春游,选择合适的天气,看大自然万物复苏,农民伯伯开始播种,在踏青游玩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理解种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萌发,所需要的水分、氧气以及肥料营养物质等,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直接呈现,往往事半功倍。
        2.游戏教学,深化学生的理解,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
        科学知识中,不少知识原理需要通过实验来直观呈现,实验的数据和结果对于教学有着深远影响,很多大的突破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



        例如:在“小灯泡发光”这一课,则可以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组队,发给孩子们电池、小灯泡、导线等,通过实验操作引领及讲解,让孩子们共同动手操作。当然,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孩子们必然出现错误的方式方法,但与此同时,有些孩子们则根据动手能力可以相应完成实验,对于完成实验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奖励,以增加其对于科学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信心。对于未完成的小组,帮助其分析过程,分析其失败原因,而后正确引导其方法思路,将文化知识融会其中,使其对于科学产生兴趣,进而做更加深入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兴趣引导始终作为引导要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引导,以游戏为方式方法,既培养了孩子团队合作的意识,又加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提升其创造了和探讨科学的兴趣点。随后,进行实验的总结,画出电路图,引入导体的概念,将“电路出故障了”的问题来讲解实验失败的学生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加深印象。一堂课,通过游戏教学将知识点完美连接,既提高了效率,又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3.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在玩中成长。
        书本知识要应用于实践,引导实践,才是学习的本质。科学来源于实践然后指导实践。牛顿因为一个苹果落地,从而开启三大力学体系的开端,力学在物理界盛装登场,在物理学领域,力学体系举足轻重。科学学科中,有太多的现象来源于实践,而这些现象和认知,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轻松来引导学生的交流、认知和实践。可以通过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最后总结的方式来进行开端,以互相提问,组织问答的场景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冬天为什么结冰?窗户上的冰花、户外的树挂缘何而来?通过组织问答来让大家积极作答,最后以老师讲解的“水在温度作用下凝结、融化”的知识为引导,因为温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现象来讲解,同时增加学生的交流体会,可以更深入的帮助学生来理解渗透。通过冬天的衣服静电来阐述静电的来源,摩擦起电是一个开端,那么,电从何而来?作用多大?如何正确安全使用?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中来认识,再去实践中好好应用。通过月相的变化来教学地球的运动、形态以及天体的认知,让学生理解认识天体是圆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一年四季的变化。通过雷电的自然现象来讲解“我们关心天气”“声音的传播”等课程,孩子们会通过这些自然现象,来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综上所述,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探究,来反作用于实践生活,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心态,一举两得。众多的科学发现都是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引导人们产生兴趣,有时候,正是这几个为什么,导致了人类历史的重大发现和文明的快速演进。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观念和意识,不单单是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爱好,对今后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不俗的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历史在发展,在其发展进程中,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教育日新月异。“少年强,则国强”,小学时代是奠定基础、培养兴趣的黄金时代,而通过对于小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引导,使其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兴趣为引导,以实践为操作,既完美地呈现了教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对于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将起到引领和借鉴。教育决定未来,科学引领时代,为社会积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