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导向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冯少芬
[导读]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纷纷设计与应用契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方法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其生成学习兴趣。

广州市从化区神岗第二中学  广东广州  冯少芬   510000

摘要: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纷纷设计与应用契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方法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其生成学习兴趣。英语属于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在接受英语教育中形成语言素养。本文就以兴趣为导向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兴趣导向;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前言: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初中英语教师所追求的一项教育目标,并积极探索丰富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获取英语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认知,并运用契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一、巧借游戏构建趣味化英语课堂
        对于初中生而言,游戏能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契合英语教学目标的游戏,开展教学活动,以这样的方式构建趣味化英语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例如,教师讲解到“Making friends”这个单元时,可以设计一个“我演你猜”的游戏。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班级同学的特点,走上讲台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他学生一起猜一猜这是哪名学生?比一比谁的表演更生动,谁能更快猜出正确答案?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
        二、创设相应情境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包含较多生活化元素。这样的课程特点为教师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实施英语授课提供了更多新思路。因此,以培养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兴趣为目标,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讲解到“The earth”这个单元时,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各种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标语作为要素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上呈现出一些指示牌,比如,No Smoking、Don't trample on the lawn、No loud noise等,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语,并以表演的形式呈现指示牌所提示的内容。以这样的方式将抽象化的英语知识转化为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与理解。
        三、有效利用实物教具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特点,这就使得一味灌输知识的方式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些实物教具,作为载体为学生讲解与之相关的英语知识[1]。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培养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更加深入的感受学习英语知识的乐趣。


例如,教师讲解到“Seasons”这个单元时,可以在课堂中拿出几种学生常见的,符合不同季节特点的食物,比如,一些水果和蔬菜,运用实物向学生讲解其对应的英语单词以及其他英语知识。当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英语知识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一份“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different seasons”。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对于英语知识形成更加清楚的学习认知,并乐于参与到教师所组织的英语教学活动当中。
        四、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新课改提倡生本理念,要求教师能够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当中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更多课堂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组织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英语教学活动,并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讲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2]。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意识,从而促进高效课堂得以构建。例如,教师讲解到“School clubs”这个单元时,可以先在班级中将学生进行组别划分,使其形成学习小组。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在组内总结“What are the activities of the school club?”,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带给学生轻松的感觉,使其更加积极主动提出自己对于英语知识的想法,在互相发言与交流中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英语学习体验。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组织英语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空间
        以兴趣到导向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将培养学生形成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并使得兴趣发挥驱使作用,使学生更加乐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以教室作为主要的教学平台,具有较强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育要求。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以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拓展教学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3]。例如,教师讲解到“Daily life”这个单元时,可以设定一个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校园话题,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开展一个调查活动,比如,调查本校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活动、调查本校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等。每个学生可以在进行实践前,自主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作为参与实践活动的工具。每个学生完成校园调查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其完成一份实践报告,并将其交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本单元的英语知识展开详细讲解。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结论:综上所述,近几年,以现代教育为背景,越来越多初中英语教师着重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巧借游戏构建趣味化英语课堂;创设相应情境营造轻松教学氛围;有效利用实物教具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组织英语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空间。通过本文对以兴趣为导向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探析,希望能为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松龄.合作型同伴群组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及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36.
[2]孟景华.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浅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58.
[3]李淑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英语广场,2018(10):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