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4月   作者:陈公深
[导读] 合作教学的方式逐渐形成教师所青睐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及其有效性,则是目前教师所更加关注的教育问题。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   陈公深

摘要:合作教学的方式逐渐形成教师所青睐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及其有效性,则是目前教师所更加关注的教育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具体的教学运用方式作以探析,以促使合作学习的方式得以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有效实现其教育成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法;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引言: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下,蕴含着诸多的教育有效性,其不仅能够有效促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更是在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同时,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亦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则应加强对于合作教学的教学指导,以更加科学的方式促进这一教学方式的教学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的运用意义
        (一)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初中生仍处于心理成长的发展阶段,因而在心理上亦是存在着不成熟的现象,不论是在自我意识上,还是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都具有明显的自我性,但同时又存在着依赖性,在面对问题时缺乏独立解决的能力。小组合作的教学不仅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科知识,这一形式下的教学,使得学生得以在合作中形成一定的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学会同伴间相互帮助,协作共进。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亦是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以在学生提高学科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球团结协作的精神[1]。
        (二)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的构建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则发生空前的转变,使得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逐渐演变为主动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得以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动力,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发展。
        二、有效教学运用的措施
        (一)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以及科学性,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可以合作的方式所进行,事实上,合作的教学亦需要建立在适当的知识体系上,以有效的匹配,从而使得知识的学习得以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首先,在内容上应当选择具有较强规律性的知识点[2]。比如具有较强应用范围的数学公式、数学方法等,进而以此展开合作学习。比如,在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运算方法则可作为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组织探究。
        其次,应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内容。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是以建立在多人共同思考的基础之上,因而需要一定的思考价值,不论是问题过于简单还是过难,都不具备合作学习的意义。因而在问题的选择上时,则应当以难度适中且具有挑战性为原则设立合作主题,以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有效解决,从而加深其对于问题的学习印象,有效掌握解题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阅读材料“用分离系数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中,教师则可让学生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计算“(2x2-x-3)+(5-4x+x2)”。在这一计算式中,则属于课外延伸的部分,需要学生结合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探究计算,在此过程中,则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材料内容,进而完成这一计算任务。
        第三,在问题的选择上,应以开放性问题为主[3]。数学具在解题中具有答案唯一,过程不唯一的特性,因而教师在进行数学指导时,则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促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在思维方式上亦是存在差别,学生在思考问题上的出发点以及思考角度亦是各不相同,通过合作学习,则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其得以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与促进,从而提升其数学能力。
         (二)组建科学的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的构建在小组合作的环节中尤为关键,大多数教师合作教学的效率不高,多是由于忽视了这一细节问题。因而教师应加强对于小组建设的重视度,以在小组人员分配、人员分工等各个方面作以科学的划分,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效果。
        首先,在人员人数的划分上,教师应结合实际合作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可以4-6人宜。
        其次,在组员的分配上,应尽量保证各个小组的综合能力均衡,即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分至各个小组,使得各个小组中既有优等生又有后进生和中等生,以使得学生能够在小组间相互学习,使得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和中等生的同时,得以有效的复习知识内容,并促使后进生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效果[4]。
        再者,在人员的分工上,教师则应当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个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性格特征、优势特长等方面,进而依据学生的能力发展进行科学分工,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各自所长,为合作学习做出有效的贡献,以充分参与至合作学习的环节当中,从而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在以往的合作教学中,教师则并未注意到这一因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并未能真正的参与至合作学习中,导致这一教学方式对其的提升效果不仅不强,甚至于低于一般教学课堂的学习。因此,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教学运用基础之上,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合理安排其各自的角色定位,以促使其在各司其职的分工学习中,有效学习数学知识,进而促进这一模式下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合作学习具有多元培养学生的影响效果,但在具体教学中仍需要教师加以科学的利用,充分关注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以促使合作的教学形式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从而使得合作的学习效果能够充分实现,以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学习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爱红.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7, 000(008):90.
[2] 梁美欢.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初探[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 000(004):30.
[3] 贾海伟.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 000(003):124-124.
[4] 桂四梅.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新课程(中学), 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