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中心小学 256600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教学评价是赏识教育理念中的语言艺术。立足教学实际,倾心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用心给予学生更多的有效评价,这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基本教育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优化措施
引言
1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问题所在
1.1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支持不足
在我国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之下, 教师多半会利用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进行指引。 而且,教师日常的课程教学重点总是围绕着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展开, 这也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指导期间, 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学生的诉求。 最常见的是教师在教学评价指导方面不全面,只有学生参与相关的问题回答或出现解题错误之后才进行教学评价, 而此时的教学评价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恐惧心理。 由于教师不擅长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支持, 在公开场合之下没有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这种教学评价未能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1.2教学评价标准规范意识不足
小学数学教师为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在日常的教学指导期间,会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效果,确保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 最终的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教师在日常教学阶段会发现, 不同学生在学习诉求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当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确立后,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教学活动才能有序地推进。 当教学评价以及其他教学策略协调配合,并有效弥补彼此之间的缺失时,数学课程教学才能有效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各种弊端, 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现阶段多数数学教师对教学评价指导的规范性、实效性存在错误的认知与理解,日常对学生的评价指导存在诸多的缺失,甚至最终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效开展的相关措施
2.1课堂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及时的评价予以指导和引领。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润滑剂,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性较强,课堂教学的学习离不开师生互动的有效交流,教师除了及时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外,对学生学习过程或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课堂学习中互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要依据学生具体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评价,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并能有效反思自身学习行为的目的。课堂教学评价时应避免太过笼统的评价性教学语言,不能一味地只有表扬和激励性的语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表现给予学生更为精准的学习方向引领,才能真正切实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数和数的运算》时,对于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内容,就要在把握读法和写法规则的学习基础上,根据相应的练习题来提升学生自身对数的认识。而教师在深入学生实际练习的过程中,就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给予合理的评价引领。数位有没有写正确,该补零的地方有没有把它补齐。读数时,亿级或万级有没有记得加“亿”或“万”字等等,教师要依据学生类似的学习情况给出合理的读写方法指导,同时,更要在评价语言的基础上指明正确合理的学习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性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有力前提,推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动发展。
2.2重合理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
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探索分析期间, 想要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需要积极展示自己。这也需要教师尽可能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发展需要, 在学生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建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期间,首先要确保以教师评价为核心,适当地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结合起来。比方说,从日常的课堂表现的过程性引导开始,当基础知识讲解完毕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交流与互动, 在此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导。 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而不是当众对学生进行指责,要求学生完全顺应教师的思想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分析。 教师也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自评、 互评的机会, 在一些课堂表现踊跃的学生的带动下,组织其他学生一起深度思考,教师适时就解题环节以及学习方法提出相应的意见。 当然,学生在交流阶段,难免会因为表达过于直接而出现矛盾。 教师此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改进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习惯, 而不是任由学生随意地指责或否定别人,从而影响班级学生间的和谐。针对家长评价这一环节, 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必要环节, 而家庭教育也是学生启蒙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关键部分。 在教学评价中,来自教师与家长的评价要相互统一, 共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进步不断努力,以便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为确保此时教学评价体系设置的完善性,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家长告知教师学生在家的数学学习情况, 而教师则告知家长学生在校阶段的具体表现。 双方就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培养方案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构建学生的培养体系。 在进行教学评价阶段, 家长在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进行完善与补充,这样就能从源头上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批评与指责, 让学生感受到家长、教师对自己的认同感,始终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地处理来自数学课程学习中的各类问题。
2.3课堂教学评价要因生而异
课堂教学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行为,既有整体教育的语言艺术力量,但同时又要注意因生而定的不同评价语言的实施 引导。因生而异的评价性教学,更能体现评价学习的层次性,以不同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发展需要,从而能取得更为有力的前进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时,对于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规律就要结合学生的发现以及语言组织描述给出不同的评价意见。对于描述精准的学生除了及时肯定外,教师还应引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规律概括,适当时还应给予学生“你的观点真了不起”类似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而对于不能发现分子、分母变化规律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在相互比对与思考观察的学习前提下,以进一步发现其规律变化。同时也应给予学生“思路有了,那我们该怎么去总结规律呢”类似这样的引领性评价学习语言。根据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进而形成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不同,这是教育教学规律,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学习形式。
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必备手段和形式,教师要深入课堂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学习及认知特点,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能在有引领力量的评价学习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身能力发展。同时,教师也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充分发展自身的学习潜能。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先决条件,努力优化教学评价措施,进而实现数学教学的学科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刘柳君.“主动参与”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J].知识文库,2021(06):29-30.
[2]贾瑞.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知识文库,2021(06):39-40.
[3]王海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文库,2021(05):29-30.
[4]刘贤虎.基于深度学习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03):32-36.
[5]马会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