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
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116001
摘要:具有灵活和严谨的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主阵地,是思维能力提升的主战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学策略
引言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思考、合作交流,从而掌握和理解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数学思想和技巧。在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使其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出现思维僵化。为此,现阶段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具有滞后性
教师的观念对于教学设计、过程以及形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具有滞后性,应试思想的影响根较深,短期内无法有效地转变过来,在教学中仍以知识教学为主,将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标准。同时,以生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师大多采用讲授的传统方法,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难以对学生本身的思维形成启发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度,课堂氛围处于比较低沉的状态,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不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思维培养成为小学数学的重点,学生正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而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作用是相对稳定的,而良好的思维能力却能够陪伴他们的一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起到有力的帮助。然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培养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部分教师将目光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习题训练上,学生虽然能够记住课本内容,但对于深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了解,难以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也不利于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巧设问题,引导思维前进
一个好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就要设计好问题。必要时可以创设问题情景,设置问题串。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前进。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节时,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予以引导,促进学生融入课堂。如“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喜欢整理数据的,对于各类东西进行归类等。咱们班一共有**人,男生**,女生**,诸如此类的事情大家有尝试过吗?”学生们经过思考,有人回答:“我们家一共五口人,男性有3人,女性两人,念过高中的有三人,读过大学的有两人。”有学生说:“我们家有猫生小猫,一共8只,我发现生下的小猫里面纯种颜色的有6只,杂色的有两只,我更喜欢杂色的小猫。”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说着自己的发现。教师此时组织一下课堂的纪律:大家都回答得很好,这就是最为基础的统计知识,根据不同的特征将一些事物进行归类,那么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去探索更多的关于统计的知识。学生们受到表扬,每个人都会异常兴奋,在课堂上也会积极的展现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有关统计方面的问题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如“大家可以在回家的途中将观察到的一些东西进行归类,然后说出自己的归类理由。”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课堂。
(二)优化组合,依据逻辑推理,训练求同思维
求同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去寻求惟一正确的结果。求同思维的目标是将问题进行科学的简化和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计算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我们常常设想将小数转化成分数,或者将分数转化成小数,或者将其中一部分互相转化后进行计算。当然,能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还要简便计算。要从这些不同的算法中确定能正确、合理、迅速计算的设想,就要对上面的各种可能进行比较和逻辑推理,做出决断,这就是求同思维。然而,当思维者知识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时,又会出现不依据确切的逻辑思维,而凭个人的直观知觉就对事物和现象做出某种判断,得出简洁的思维方法。每当这时,思维的“常式”被打破,思维的过程被压缩、简化,思维变迁迅速,往往透过表面现象直接涉及事物的本质,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
例如,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4厘米,高是1.2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列式计算:2.4×1.2÷2。按照常规程序从左往右算,费时多,还不一定能求出准确值。有的学生在计算时打破常规,整体考虑,洞察出可以运用乘除互逆转换的方法,将2.4×1.2÷2转化成2.4×(1.2÷2)来算,结果直接报出了得数1.44平方厘米。这种思维变迁产生的新颖解法,不但使问题迎刃而解,也蕴涵着思维的创新成分。
(三)基于动手操作开发思维,打造兴趣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抽象数学过程的能力,推动学生以具象化的方式理解题目。同时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时,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进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复杂问题的解决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最终实现以趣味为导向的数学课程教学。
以《比例》教学中一道实际问题为例: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第一堆的黑子数和第二堆的白子数一样多,第三堆的黑子占全部黑子的25,把这三堆棋子集中在一起,白子占全部棋子数的几分之几?乍一看题目非常绕,且没有实际的数值,如果运用寻常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题目理解过程中容易产生思维障碍。此时教师可以利用预先准备好的黑白棋子,让学生按照题目条件进行堆放,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还原题目过程,进而寻求解题答案。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分析第1个条件可得:第一、二堆棋子的黑子数总和等于每堆棋子总数。之后学生堆放棋子,设计每堆棋子为单位3,总量为9。一名学生指出黑子占总量的5份,推出白子占4份,将实物摆放中白子数占总棋子的数量与理论推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一致。最后在教师的指引下,一名学生用棋子摆放演示了整个题目的思考过程。这一方式能以连贯思维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题目印象,推动学生利用具体化操作,分解题目条件,降低理解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动手操作的开发思维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准备课程教学需要的实物素材,并通过层层引导,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使得在阶段化培养环节中学生对题目理解逐步加深。同时随着年级的增高,应用型数学问题数量的增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理解题目能发展学生应用型问题解题的抽象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本就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并重的学科,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自主思维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曹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略谈[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0):68.
[2]刘胜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中华少年,2019(30):32.
[3]张淑霞.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学周刊,2019(29):122.
[4]伊玲玲,姚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研究[J].中华少年,2018(26):263.
[5]杨蕾.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分析[J].新课程(上),2018(09):198.
王杨 1980年12月 女 汉族 山东省蓬莱 大学专科 单位: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 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思维课堂 1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