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平
重庆市江津区吴市小学校 ?402260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行为规范和学校日常事项的直接管理这就是班主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的工作也需要进行优化提升,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小学班主任;
引言
素质教育深入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发展中就对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是本文的探究重点。
1概念界定
1.1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以成绩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将新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中。
1.2小学班主任工作
小学班主任有着协调学生所学的各个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解决班级日常事务以及进行家校联系沟通,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同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将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这关乎到小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班级学生的发展程度。
2小学班主任工作与新课程实施的关联
2.1新课程理念的实现需要相统一的班级教育理念支持
新课程理念的在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实施前提是需要班主任改变以往的班主任工作习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班级事务都是由班主任一人决定的班主任工作模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理念,不符合当下的教学实际。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需要关注到各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并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事务,落实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在班主任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下,逐步改变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
2.2课程功能的转变需要与班主任工作保持一致的开展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各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需要每个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改进教学方式,将新课程理念融合到教学中。但是只凭借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就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从自身的日常工作中积极落实新课程理念,补充学科教学的不足之处。
2.3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匹配的班级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要实现新课程改革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学习技巧,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师自身教学技能的提升,更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主要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以及提升学生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道德素养等。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新要求
3.1注重教育理念的提升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和时代相结合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新事物和教学相结合,这其中也包括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融合。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繁琐、细碎,确实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在当下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和科学的管理思想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升级。
新课程教育理念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也要参与到教育活动的部分责任中来,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培养优秀的班委会干部,引导学生干部和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减少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很多班主任还有着凡事亲力亲为的思想,这虽然是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负责,但是不符合对于学生全面培养的要求,所以班主任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
3.2调整教育目标
以往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都是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为目标,但是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基础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实现每个学生的自身价值,那么班主任就需要调整教学目标来实现新课程发展的要求。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各个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缺一不可,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不足够,对于全面发展没有正确的认知,全面发展是以学生的人生目标为导向,从整个人生发展的宏观角度引导学生树立目标,这样才能够帮助引导学生向着目标努力迈进。那么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引导者,班主任需要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知识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关注学生的自身成长和自主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真正自主全面发展。
3.3优化评价机制
新课程理念下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三个层面:一是通过及时反馈学生的本阶段学习成果,积极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二是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发展的现状,并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通过这样正向积极的反馈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发展可持续化。
要现实新课程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调整原有的单一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需要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的学生发展需要给出不同的评价,同时不同发展情况的学生也不能够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从对学生的评价中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同时在对学生评价中需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让学生的短处随意暴露在其他同学面前,学生隐私的暴露会使得学生十分反感和厌恶,从而使得评价工作没有达到效果。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确实需要班主任在认真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改变创新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使得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艳.新时期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探讨[J]. 教师. 2020(28)
[2] 蒋燕华.以“善”为谋,轻松做好小学班主任[J]. 小学生(下旬刊). 2018(11)
[3] 王会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学周刊. 2018(29)
[4] 何月.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提升自我的专业性[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07)
作者简介:
杨中平(1982年1月4日),女,汉族,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 汉语言专业,本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