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到审美的突破——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向探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 4期   作者:段保霞
[导读] 在高中阶段如何让学生保持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热情
        段保霞
        陕西省渭南市杜桥中学       714000
        【摘要】在高中阶段如何让学生保持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热情,是当今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程度,还有助于学生在课下对于古诗词的自主学习。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古诗歌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建立相应的审美思维体系,实现由基本知识到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础知识  审美突破  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正文】提高高中古诗歌的教学效率,在于明确诗歌的教学目标,努力探索诗歌的教学形式,明确诗歌学习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仅仅为了空泛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那么学生对于作品的整体感知以及自身的审美体验是不够现实的,从基础知识到审美思维能力提升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的知识积累,从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诗,不同内容与形式的诗歌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教学形式,进而完成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不同类型诗歌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
        1.1古典诗歌作品的学习方法
        近体诗以及宋词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中学习较多的古典诗词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进行标题的解读以及学生对于文章生字词的注释理解,是学生能够学好这些古典诗词作品的前提。在古典诗词作品中,标题往往具有概括涉及内容以及表达诗词的感情基调或者指明表达对象的作用,通过对标题的解读,学生可以了解诗词涉及背景以及相关典故,以此来展开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其次,教师和学生共同破除在古典诗词作品中的语言障碍,可以用准确流畅的白话对诗词进行重塑也是古诗词学习的关键。同时,在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过程中,还要用特定意象来完成对于古典诗词范畴的意向关联解读,对古诗词进行意思以及情感总结,完成对于古典诗词作品的学习。
        1.2现代诗歌作品的学习方法
        在现代诗歌的作品学习与古典诗歌学习的不同点在于学生不再能够通过对于标题的分析来了解诗歌的大概内容以及思想,需要学生结合对于实际生活的情感认知,并且根据作品的流派特点,来给出具有实践性的诗歌解读以及具体的指导方法。现代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都是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些诗歌作者会从表达内心情绪为主,而有些则注重表达人物或者景物,诗歌的侧重点表达不同,对于诗歌的解读就会有所不同。其次,教师要拿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为学生进行意向分析,体会作者描述的文章情感。最后要从流派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意向的探究,完全对现代诗歌的解读。


    二、提高学生审美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2.1升华诗歌内容与形式美
    诗歌的艺术形式往往都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者互相结合进行探讨,对于诗歌的理解会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而诗歌的内容美在意象、美在意境、美在情感表达,学生如果能够从意象到诗歌意境,并且能够体会作者的表达情感与之产生共鸣,对于诗歌内容美的感受就有了一定的造诣。另外,诗歌的形式美包括诗歌的节奏、韵律以及结构,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创作形式,学生在读起来朗朗上口,觉得诗歌颇具韵感,这便是诗歌具有的节奏美,而形式美与内容美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双重美感。
        例如,在《长恨歌》的教学中,教师从诗歌的题目入手——“长恨歌”这首诗词为何要带有恨字?诗人在恨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后,让学生自读诗歌,从默读中找寻答案,在学生读完文章对于文章有大致了解以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容美,从诗歌表达的故事出发,为学生铺垫背景,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短片的模式通过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提升学生的诗歌内容美。其次,教师为学生分析文章的形式美,本诗歌采用七言歌行体,用平仄相调的律句展示故事发展过程,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发现诗歌的韵律美。
    2.2升华诗歌自然与社会美
    很多诗歌在进行创作时,都会运用情景交融、于景寓情的写作方法,因此在这些诗歌中,不仅具有对于自然美的表现,还有对人情美的抒发,古典诗歌流传至今都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品,这些精品之所以能够让人永世铭读在于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可以突破他们现有的自然思维限制以及情感局限,站在宏观的视角下,对于社会和人事进行重新审视,能够清晰的洞察当今的社会现状,对于人事情理有清晰的认知,在他人阅读时,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于古诗歌的自然美以及人情美的感受,使学生的审美境界有所提升。
        例如,在屈原所写的《湘夫人》教学中,本诗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分析文中的比兴手法,能够了解文中具有的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体会楚辞中语言独特结构。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通过分析作者的景物描写,来得知水神的情绪,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离骚》,让学生对于作者屈原有大致的了解。其次,让学生对于文章进行诵读,并让学生找出文中大量的写景句子进行赏析,如“鸟何萃兮苹中,曾何为兮木上?”,这句话采用了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内心欢乐与幸福,教师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自然美,并且能够将这些诗歌手法应用于自己的作文创作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诗歌教学涉及的面非常广,教师要仔细区分不同诗歌的类型,并根据诗歌的性质分层次的进行教学,创新教学形式,保证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抓起,提高学生的古诗歌认知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促进,逐渐让学生从最初基础知识的积累最终到审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1]马林.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知识文库,2021(07):41+159.
        [2]田曲.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思路分析[J].高考,2021(11):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