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师德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 4期   作者:刘潇
[导读] 如今社会更加高速全面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潇
        驻马店市第三十七小学463000
        【摘要】如今社会更加高速全面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老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这既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也能够对同学们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师德对学生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够健全,老师合理的在教学中渗透师德,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德的体现以及师德培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课程;师德体现;策略分析
        【正文】
        师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人体意识的核心,是老师自身素质的重要体现。师德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修养,当然老师拥有好的品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他们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一、师德的基本概述
        师德就是老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只有通过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更能够推进社会发展。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提高全民素质,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地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德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发展需求,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从而加强责任感与义务。
        二、老师培养师德的必要性
        2.1职业的特殊诉求
        教师作为培养人的职业,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也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作为老师更应该注重人格因素对学生起到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身体机能发展不够成熟,对于一些行为和道德品质也缺乏正确的判断标准,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思想,传递更加健康的三观,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理论知识,也能够提高自身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老师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都在影响着学生,这种职业的特殊需求更应该让老师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师德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
        2.2是提高老师个人素质的需求
        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师德也是促进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知道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习惯的养成,这是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因此,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首先要要求老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散发正能量才能够影响更多的同学。同时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方式,在确保课堂活动有效展开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师德
        3.1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是老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都知道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老师应善于观察了同学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民主,帮助同学们形成独立探索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关于找规律的问题,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找规律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总结和分析,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开展以找规定为主题的课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也能够更加系统的掌握解题思路,锻炼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分成各个小组,并且问题的设置也应由易到难的进行,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首先设置一些找规律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让同学们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探索解题规律。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时,一个人的能力难以完成,这时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既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老师在进行总结,对同学们的解题方式进行评价分析,提高课堂质量。通过这种方式是提高学生能力,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考验,也是师德的体现。
        3.2符合学生认知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能够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科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既促进了知识掌握,也能够更好的认识生活,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一些加减乘除运算时,老师首先要系统的认识理论知识,然后制定教学目标,采用学生更加感兴趣的方式讲述理论知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如今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可以将图片、语音等更加直观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不仅如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个性化发展。另外,老师也要正确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利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从学生缺点出发,有针对性的克服,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同样也是师德的体现。
        【结束语】通过上文我们能够了解到师德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充分发挥师德带来的积极作用,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有许多老师的行为仍然欠缺责任感,这不仅需要老师反思自身行为,也应要求学校加强教师培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姜雪,许爽爽.高校师德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市场,2015(23):225+236.
        [2]黄德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德师风建设[J]. 教育, 2016, 000(007):00366-003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