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浅谈家国情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 4期   作者:刘国奇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当今中学教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中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刘国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州第一中学 845350
        【文章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当今中学教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中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化理解是高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文化理解:高中美术鉴赏课涵养提升——以湘版美术<新的实验>教学为例》,刘识芳,《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4月3日],是高中美术课程需要达成的最终育人目标的体现。提升中学生家国情怀是提高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如何落实文化理解素养,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何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达到提升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目标是值得美术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分析高中美术课堂落实文化理解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美术 文化理解 家国情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部分。其中提升中学生家国情怀是提高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高中美术课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中学生通过对美术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努力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愈发突出对中学生的美育教育,强调对中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升,家国情怀的提升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提高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欣赏、感知、实践、创作的过程,理解传统美术中蕴含的人文气息,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高中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如何落实文化理解素养,如何在中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值得美术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分析高中美术课堂落实文化理解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高中美术课堂突出家国情怀之必要
        (一)高中美术教学需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沁润
        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美术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与创新——现代传统图形的应用》,李晓玉,《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2月7日]。美术学科是人文类学科,在美术课程教育对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中美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部分教师采取机械性训练的方式为主的课堂构建方式,这样导致课堂教学中缺乏了文化的传递和理解,同时也摧残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不利于中学生创意与设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而在高中美术课程中,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沁润将大大提升中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则大大提升了高中美术课程的艺术性。
        (二)高中美术课堂需要进一步深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高中美术课程中,要进一步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价值认同。通过对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感悟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之中的人文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国画的影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愈发凸显,高中美术课程更应该深刻挖掘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中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升青少年文化自信。

        (三)新时代教育教学需要发挥高中美术课程的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省心都健康成长。”“五育并举”下的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美育是重要内容。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文化润疆,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走进校园”[ 《让书香沁润校园每个角落》,常河,《光明日报》,2019年1月27日]、走进课堂,而美术课程就是其中的重要载体。美育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地位的不断突出,美育教育对塑造中学生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立足时代变化,扎根时代需求,促进当今青少年健康成长,引导青少年畅享美好未来。
        二、家国情怀在高中美术课堂渗透之措施
(一)深挖教材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么教材知识,从教材体系中探索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素材,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中国美术欣赏》一册书中,中国古代工艺、中国绘画、中国建筑艺术,这些篇章中都蕴含着大量的可以深挖的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从文化理解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突出家国情怀的教育。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出一批艺术家,而是要将真善美的种子种进学生的心灵,达到美育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结合名画欣赏,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郑利明,《考试周刊》,2016年4月27日]
     从《唐工仕女图》看唐朝美女众生“回眸一笑百媚生”;从《千里江山图》领略青绿山水之壮美;从《富春山居图》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墨梅图》中看王冕淡漠名利的胸襟……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用更加丰富的传统美术作品欣赏作为教学内容,“以美育人”,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审美素养。欣赏名画的过程中,也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达成文化润疆的目的。
(三)感悟生活,领略传统文化精髓
    高中美术教学要进一步突出中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体现。“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研究》,龙金仙,《速读》,2019年10月30日],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事物。比如剪纸、书法、对联、中国结、刺绣、传统器乐、传统舞蹈,这些元素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都是充满了中华文化因素的美育素材。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深挖可以大大提升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高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两个平台,组织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学习活动感受生活中的艺术,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引导实践,创新家国情怀教育途径
        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引导中学生在实践中创作,在创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家国情怀。“高中美术课程要设计更多的实践类课程”[ 《关于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对学生培养方式的思考》,冯磊,《才智》,2014年4月10日],指导学生亲手制作民间手工作品,进行剪纸创作,训练书法,开展中国画创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感性认知和理性知识结合起来,将知识的学习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
(五)学科融合,凝结美育教育终极目标
    高中美术教师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更要重视综合素养的提高。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要充分结合历史、地理、语文、思政、音乐等学科知识,形成学科融合下的综合育人体系。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打动青少年的情感,滋润青少年的心田。其他学科同样需要突出美育教育,美育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综上所述,“文化理解是高中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 《文化理解:高中美术鉴赏课涵养提升——以湘版美术<新的实验>教学为例》,刘识芳,《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4月3日
],是高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符合高中美术课程的需要,符合中学生发展的需要,更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只有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刻把握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教材,以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理解素养落实落地,才能真正推动家国情怀渗透进高中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201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国美术史》,2000,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文化理解:高中美术鉴赏课涵养提升——以湘版美术<新的实验>教学为例》,刘识芳,《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4月3日
5.《文化与创新——现代传统图形的应用》,李晓玉,《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2月7日
6.《2018年度西部地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李璐航,《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1月15日
7.《让书香沁润校园每个角落》,常河,《光明日报》,2019年1月27日
8.《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郑利明,《考试周刊》,2016年4月27日
9.《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研究》,龙金仙,《速读》,2019年10月30日
10.《关于高职高专美术教育对学生培养方式的思考》,冯磊,《才智》,2014年4月10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