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 4期   作者:杜金穗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
        杜金穗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51014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新课改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中应当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前提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活动,释放学生们的天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策略探究
        引言:就传统的体育课堂而言,通常以教师教学体育知识并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为主,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传统课堂教学过于片面,无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可用人才。所以,体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一、充分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心还是思想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所以他们对于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也会遇到对体育课堂保持不同态度的学生,例如有的学生会认为体育课程能够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同时还能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所以他们会非常喜欢体育课程;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体育锻炼既枯燥又辛苦,所以在体育课堂上他们的态度会非常消极,甚至是躲避体育训练,这便是由学生的不同个性决定的。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客观的看待这样的情况,并采取正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对于以积极态度面对体育课堂的学生,教师要做的便是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对于态度消极的学生教师要做的便是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学生兴趣开展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教学,这也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想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学生的个性有准确的掌握,然后基于不同的个性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

同时只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情,教师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也才能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想要开展高效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还要激发学生们的体育兴趣: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们的兴趣及爱好做充分的调查,然后以及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兴趣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们才会被体育课堂所吸引,从而主动参与其中;其次教师还要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做全面的了解,制定符合他们身体素质的教学内容,切忌教学目标设计的过高或过低,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因材施教,开设个性化课堂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会非常在意学生的对体育活动的掌握情况,所以教师会为学生们安排较多形式的体育活动,并在不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强制要求学生掌握每一项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果教师安排的活动内容难度较高,学生们完成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学生便不能以较高水准完成体育互动,这对学生的积极性会造成一定冲击,学生可能还会产生畏惧体育课程的心理[2]。所以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全面的调查,例如学生A和B身体素质较差,但是他们的柔韧性非常好,那么教师便可以为其安排体操等体育项目;学生C和D等学生虽然柔韧性和耐力不太好,但是他们的爆发力和弹跳力惊人,那么教师便可以为其安排跳高、跳远、短跑等体育活动;还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且耐力十足,那么教师便可以为其安排长跑、竞走等项目。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特点组织学生们开展篮球赛、足球赛、体操比赛等等,使每一位学生的特长都能够被尊重并得到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其特长的发展。只有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要为学生们开展个性化课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形式多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很多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存在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体育课程便是锻炼学生强健体魄,所以便会为学生们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美其名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这样的体育课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真的有作用吗?倒不如说这样的课堂更像是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场所。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当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课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助力。例如在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规范自身动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对其有过多的干预和限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练习、游戏等,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初中体育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以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新阩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尚能.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新课程(中学版), 2018, 000(001):209.
[2]赵磊. 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J]. 中外交流, 2017, 000(005):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