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 4期   作者:贺金
[导读] 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地理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给学生设计新型的题型
        贺金
        徐闻县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地理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给学生设计新型的题型,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单调的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从高中地理的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层次性入手,从而讨论如何通过优化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地理;作业设计;优化方案
        教师备课的时候不能够仅仅考虑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还应当为学生规划合理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方案。让学生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才是地理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师要把传授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作为首要目标,在课后逐渐改变原本单一的作业布置形式,对地理作业设计进行大胆创新。
        一、作业设计突出实践性
        高中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有着直接联系的作用,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作业设计都是课程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好的课堂教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作业设计,教学工作小组正在不断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会通过一件事物进行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当中要突出作业的实践性,在课后对生活当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反思,让学生发挥起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在课后自主开展地理知识探究等活动。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的时候,在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关注当日的天气预报节目,观察并记录下节目播音员是如何对我国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报道的。学生能够在节目当中看到当日的气旋分布情况以及运动轨迹和方向,结合课本当中气旋的类型和产生原因这一知识点,对具体的气旋进行分析。从而证实课本当中所讲述的地理知识点:生活当中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气旋与反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对于课程内容的反思来源于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天气预报节目,了解气旋的运动情况,从而进一步思考气旋的移动会对我国局部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情况等等。只有在实践学习当中,学生才更容易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体会到高中地理知识原来存在于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比如生活当中常见的食品通常会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例如,山东的鲁花花生油,海南的椰汁,四川的重庆火锅,山西的刀削面,还有内蒙古的蒙牛、伊利等牛奶品牌。这些事物都是学生在生活当中十分常见却是很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因此生活当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教师应当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热爱地理学科。
        二、作业设计突出创新性
        对于同样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作业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实践表明,形式多样的作业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设计一些考察调研型作业。例如调研崇明岛周边的环境特征,分析人类活动是如何对崇明岛产生影响的,或者查阅资料搜集与某一地理现象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课外阅读补充分享,还可以通过做幻灯片报告或论文等形式检验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既能够满足一些学生的学术研究心愿,又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巩固课堂学习到的地理知识。【1】
        例如,在学习完“常见的地貌类型”的时候,学生对于我国境内的常见地貌以及地貌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报告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掌握能力。笔者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份以“中国的地貌类型”为题目的主题幻灯片报告。

要求每一组学生围绕不同的地貌类型制作幻灯片,不能与其他小组重复,并且在幻灯片报告当中体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且要标注出考试可能会出现的重点知识,比如我国的存在多种地貌类型的原因是什么,某一种地貌类型的分布区域和范围是哪里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地貌类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每个小组对自己的幻灯片进行汇报展示,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幻灯片报告的整体排版和构图上非常的用心。教师可以将幻灯片报告在周五的时候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周五下午的小组讨论以及周末的时间进行共同创作完成。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首先提交一份幻灯片报告设计样稿,并把每个同学的分工标注出来,这样做能够帮助小组成员明确自身的劳动任务,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在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共赢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作业设计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分享的作品反思以及创意心得,在分享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为其他同学带来一定的反思和借鉴。
        三、作业设计突出层次性
        合格的作业设计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作业设计方面,地理教师通常会把作业分为三大类,包括预习作业,随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这三类作业有不同的难度要求,首先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熟读课本中的内容。课堂作业需要学生掌握某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学习步伐,通过笔记的形式总结课程重点。而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学生需要对本章节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拓展。因此,不同的作业类型有着不同的难度,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当中体现难度差异,并由易到难去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2】
        例如,在学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主要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总结。对前一部分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汇总,让学生既能够分区域对中国的地理概况进行点评和说明,又能够从整体大局角度出发,思考我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且根据某一具体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举例。例如一提到北方地区,学生需要立刻想到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区,比如土壤肥沃的东北三省、沙尘漫天的黄土高坡;当一说到南方地区的时候,学生要迅速联想到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提到西北地区,学生是否能够快速反映出当地的植被类型是什么等等。笔者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份课后作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参考课本当中的内容做一幅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当中必须体现出四大章节,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西藏地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在对待这一类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对于基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同学,教师应当注重检查这部分同学在思维导图当中的基础知识是否详细正确;而对于地理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应当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当中体现出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例如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有哪些,在植被分布方面有典型代表性的喜马拉雅山脉有什么样的植被分布特点等等。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一方面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回自信心和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优等生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既满足了成绩较好的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也能解决学习吃力的学生心理上的负担。
        
        综上所述,一份优秀的地理作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能够有效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时刻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陈出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地理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关注身边和地理知识相关的事物,最终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严艳.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研究——以"自然资源"和"区域开发"为例[J]. 地理教学, 2020, 000(008):12-17,7.
        【2】熊艳玲. 基于综合思维素养的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研究[J]. 启迪与智慧:成人版(上), 2020, 000(002):P.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