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 4期   作者:孟凡淑
[导读]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转变成为教师教学必须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孟凡淑
        山东省临沂市洙边镇中心小学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转变成为教师教学必须要面临的实际问题,美术课堂要围绕小学生体验、探究为基础,构建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讨论、活动的方式参与到美术课堂当中,提升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转变
引言
        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师应该革新教育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可以让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使学生变成小学美术课堂的主体,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还可以让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得以提升。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素描教学的价值
        素描是运用线条组合的方式表现或表达物体的结构、色彩、造型等的一种绘画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除了要注重加强比例、空间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关注和考虑小学生的直观体会与感受。小学素描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主观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敢于在素描创作实践当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有效地开展小学美术素描课程教学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艺术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调用视觉图形语言开展深入的思考和创作活动,促进他们自我表达能力、空间想象力、创作能力等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美术学科素养培养的题中之意。如,基于线条造型的多样化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线条造型能力和空间构造能力的发展,自由利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过程可以解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的情况,这直接影响到小学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通常只是根据教学大纲设置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位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在小学美术学习方面的天赋也各不一样,设置教学目标时,如果不加以区分,很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目标,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
        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功能,通过美术鉴赏活动,学生能够发现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并在生活中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关注课本知识讲解,很少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这就导致学生接触到的美术知识有限,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小学美术教材是经由专家审批正式出版发行而来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是有限的课本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局限于课本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重视整体构思
        首先,合作学习模式中有着不同小组合作形式,适用于不同种的教学情境。美术教学合作形式主要分为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学习、美术作品合作创作两种。小学美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设立不同的小组合作形式。对课程内容和合作时长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优化。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不高,为了让学生成为小学美术课堂的主体,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并借助绘画、剪纸等形式将美展现出来,从而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兴趣,实现美学思想的升华。为对美术合作学习过程进行优化,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通过合理科学的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和同学的讨论中开拓思维,养成基础审美理念,增强表达能力。教师要根据不同分组情况,对小组进行针对性选题和布置任务,对其进行答疑教学,让每个学生的美术水平都得到提升。最后,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总结,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结果能让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方式予以优化,并能找出本次合作学习的疏漏并对其进行改正。教师应该采取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组内成员进行打分,分值为70%的教师评价分数加上30%的组内评价分数,这样能将学生因对美术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形成误判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鼓励美术课堂实践化
        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美术的内容,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创新与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美术能力。而在课下,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实践化美术应用,鼓励学生开展美术活动,以第二课堂的方式利用美术的优势开展学习任务。如《自然现象》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图片和影视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了风雷闪电等自然现象,并学会了设计,而在课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点、线、面及色彩进一步设计。课堂上主要是完成基础的、个体的自然现象,而在课下要求学会绘制一幅多个自然现象一起的画面,将风雷闪电、洪水火山等进行综合设计,帮助学生在课下实践中学会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加入自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总之,教师在课下应鼓励学生将课堂上的美术绘画技巧、手工技巧等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美术创新、创作的能力。
        (三)仿生仿物教学,提升综合素质
        美术本是一门自然学科、生活学科,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之际,美术教师应注重拉近美术与学生自然生活间的距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及画面感。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技能之际,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导师。同时,美术教学也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年龄、心理发展规律特殊,对很多未知事物、新鲜事物均保持好奇心理。所以,如果教师能将美术教材知识与自然生活中的点滴加以结合,势必会有效激发学生绘画能力、表达欲望,并且避免学生在长时间学习美术知识时产生疲劳现象。总之,美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需要有大量的素材加以支持。通过“仿生仿物”教学,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作灵感,促使学生在观察基础上逐步培养更多思想、想法,进而运用“仿生仿物”形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用绘画手段表达出来,促进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来源于自然与生活”的道理,逐步提高创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必须做出转变,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调整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在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贞艳,肖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大观(论坛),2019(11):188-189.
[2]张瀛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D].长春师范大学,2019.
[3]赵岩.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黑河教育,2019(08):81-82.
[4]陆荣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方式的转变[J].下一代,2019(08):57-59.
[5]田江松.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方式的转变[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七)[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作者简介:孟凡淑(1988—),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莒南人,泰山学院学士,洙边镇中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