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霞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
摘要:“五步五点” 课程开发模式以汽车维修行业企业需求和企业岗位标准为切入点,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点,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实现课程开发的创新。
一、研究背景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中高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对目前使用的课程开发的内容、步骤等等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学生学业评价与企业岗位评价衔接不紧密,面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强调工作流程的完整性,而基础性技能训练不突出的局面等问题,改进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使其成为真正科学合理、确实可行、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开发模式。
职业教育要在解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新体系,构建以“双元合作”(学校与企业)为特征的开发机制,这才是中职院校实施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模式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研发出适合中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本研究对现有课程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实例。
(二)研究意义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是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定位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是受教育群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研究内容及其结果分析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我校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结合学校已有的课程改革经验,创新了一套可操作的、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开发模式。
(一)“五步五点”课程开发模式
“五步五点” 课程开发模式以汽车维修行业企业需求和企业岗位标准为切入点,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点,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实现课程开发的创新。
五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步骤,即调研、分析、转化、论证、调整共五个步骤。
五点即五点转化:企业岗位标准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企业工作过程(技术规范)转化为课程教学设计,企业高频技能转化为专业核心技能和强化训练技能,企业岗位评价转化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
1.调研
调研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放调研提纲、访谈,采取面向有针对性的车间主任、一线维修工等群体随机调查的方式,灵活性比较大。第二阶段是专家研讨会,进行更进一步,更深一层的探询和了解,着重考查了汽车维修岗位应该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2.分析与转化
转化环节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五点”转化,即:企业岗位标准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分析得出的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企业工作过程(技术规范)转化为课程教学设计,企业高频技能点分析后分别转化为专业核心技能和强化训练技能,企业岗位评价标准和方法转化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
(1)转化1——企业岗位标准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调研获得的企业岗位标准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出汽车维修岗位工作标准,整合成为符合北京地区汽车维修行业现状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具有创新能力、良好从业素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从技能、知识、素养三个维度全面准确的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
(2)转化2——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容
组织召开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学校教师一起根据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的综合程度和教学过程中获得物化学习成果的难易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汇总,确定课程和学习单元。
(3)转化3——企业高频技能转化为专业核心技能和强化训练技能
面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强调工作流程的完整性,而基础性技能训练不突出的局面,专业在对企业维修项目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将企业实际岗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础技能提炼出来,如部件拆装、工具的使用、万用表的使用等,充实到课程体系中,形成与课程配套的强化训练项目进行专项训练,并开发了配套实训手册、学生作业表和考核评分表,设计了基础技能训练专用设备,如:螺丝螺母训练器等。
4. 论证
邀请权威的汽车维修行业企业专家和课改专家对构建的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判断实施该课程体系后学生能否掌握课程目标要求的职业能力,能否达到企业岗位标准的要求,能否胜任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针对两方面专家对课程体系提出的改进意见,专业教师进行再次修改,确保课程的可实施性,也为提升专业人才质量的奠定基础。
四、研究成果的价值
通过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参加课改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学生的配合下,取得的成果。
(一)带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体系实施以来,学校加大了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力度,先后派骨干教师赴德国、韩国等职教先进国家学习课程开发理论与开发方法,参加北京市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培训,提高了骨干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得到转变,观念得到更新,教师的观念得到初步转变,实现由会教向教会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性高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加强了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有利的促进了汽修专业“ 双师型”教师的有效形成。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良好平台
我们尝试了通过实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创设“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由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单项技能学习向综合知识体系学习转变,由学习技能向学习方法转变。
课堂教学中以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课堂教学中讲“五自”。即:自己搜集材料、定计划、作决定、实施和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行动导向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逐步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学习时,不仅学会了完成这个任务的技能,还掌握了完成这个任务为什么需要这些技能的原因,以及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除了应该具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外,一些更重要的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记录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的特点,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开发理念的前提下,初步构建了“五步五点”课程开发模式。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依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遵照“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改革后,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对口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且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虽然在课程开发模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也会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五、参考文献
[1]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J].职业技术教育,2007,(4):126.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科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五次印刷
[3] 李勤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和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2卷第2期
[4]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实验项目指导手册》(试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2008年5月。
[6] 莫海燕 陈 刚《基于工作组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探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