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5期   作者:邓权
[导读] 新课标要求,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做教学任务中的重要一项内容。
        邓权  
        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   海南省海口市     570113
        摘要:新课标要求,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做教学任务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培养学生。首先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技巧少,安排学习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及时地给与学生认真合理的指导,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各项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授新知识以前,对课本有个大概的、初步的了解,是一个完全自学的过程。良好的预习工作开展可以引导学生开发思维,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和发挥理解想象能力。学生的预习工作可以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和学生听课的效果。本文就课文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论述:首先,高质的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总是会需要耗费精力和时间来接受理解、消化吸收。学生如果在课下没有认真做到预习的工作,那么在听课时对新知理解转化比较慢,容易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听课效率。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留足接受新知识的时间,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并且对涉及到的知识有个反味的过程,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显著的效果。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六章“6到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几道简单的加减习题。习题既要包括学生在第三章节学到的1到5的加减算术,同时也要有针对本章节的六到十的加减法。一方面这些算式方法都有相通的地方,另一方面前面的第三章内容时基础,是学习本章节内容的前提。学生针对教学的习题作业温习旧的知识,查漏补缺。预习新的知识,总结疑难之处。教师讲课之前要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总结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预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节奏、安排教学重点内容。这样短暂的数学课堂可以有效的利用在对学生最有帮助的讲解上,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培养优秀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反映了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的态度。小学时期针对学生对重要的培养应该是对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上。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课前预习是学生的一种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培养学生做事有规划、有条理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认真的预习对学习的帮助,并且创设出更多促进学生进行预习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应该发挥一定的监督指导学生,从引导变成学生自主。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章节学习中,小学生对重量单位的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概念。没有经过预习就去听课的话,学生会因为听不懂教师的表述而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到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放弃部分内容的听讲。教师在教授新的内容之间都要为小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并且通过一定的手段来督促学生耐心的预习。教师可以采取小组预习的手段来进行,又小组长督促大家来预习新课,并且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交流。教师还可以让小组组长总结最内成员的疑问,教师整理各组疑问,为学生进行课堂解答。授课的终面直接指向大部分学生的疑难点。小学生自制能力低,归纳总结能力也不是很好。教师应该在学生预习时积极地给予帮助,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收获成就感,把预习当做是一件快乐的事,逐渐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时没有他人的引领和解读,是自己独自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对未知领域产生自己的第一印象、产生最初的理解的过程。学生在自我预习的过程中需要调动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学生需要对教材中全面细致的讲解做出提炼、归纳、运用,并且加上自己的解读。长久的坚持课前预习的学生一定会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并且学习比较有主动性、积极性,对新知充满好奇心。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的任务不仅仅只是传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发的学习。发自内心的想探索全新的数学奥秘才能学习好数学,才能培养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表内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本章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给列举出来,并且创设一些相关的考题来检测。学生每预习完一个知识点,可以打上对勾。这样形象化自己的成就。教师在题目设计是要尽量的贴合教材的重点内容,并且题目难易要分层次。班级学生的水平难免会有不同,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情况。避免过难的题目会打击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查找漏洞、找出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分享一些预习的技巧和方法,更加具体、细致的引领小学生掌握预习的流程。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学习习惯。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记忆里、想象力,将新旧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诸多环节之中,课前预习作为最首要的环节,是学生自主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强化预习的过程和效果,保证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在学生预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制定详细的预习计划。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杜文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实效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
[2]王守国.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 提升小学数学预习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