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   作者:项斌
[导读]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曾说过:“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
        项斌
        福建省武夷山市实验小学   354300

        【摘要】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曾说过:“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而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发挥数学潜能的重要前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用阅读的方法来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形式,用阅读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强阅读,明晰题目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让学生拥有阅读的能力,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教学  重要性  方法   策略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它具有快捷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要么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么就是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或是讨论、汇报、交流。课堂上,学生没有机会阅读教材中例题的分析、公式推导、概念、结论等内容。下课后,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在教材的什么地方是常见的事,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阅读教材这个教学环节。教材上的内容,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用课件出示,教材越来越多的被当成了学生的练习册。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更不会想到通过阅读教材来自主构建新知,遇到问题,也往往直接问老师或同学或家长,不会想去通过阅读教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的阅读能力和数学技能水平往往很不相称,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人,很难较好地发展。通过近三年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研究,结合原先对数学阅读的理解与第一年任教北师大版教材的心得,下面谈谈自己对新时期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理解。
一、小学数学教学阅读的重要性。
        如今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张张都是图文并茂,涉及到了许多文本问题,如解决问题、判断题、图表等等,这些数学文本由数字、抽象符号、图片以及语言词汇等构成,因此拥有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极其重要。如:教材第83页有关统计的知识,第一小题笑笑给了我们一条信息: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淘气问: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情况呢?接着又给我们出示了四条信息:
        (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此一大段的文字在原来人教版教材中是见不到得,从这也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教材对数学阅读的要求更高。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没有花一定的时间去阅读理解,想轻松把这样的题目完成是比较因难的。我班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四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语文成绩也相当好。到现在六年级了,数学成绩下降了好多,通过我的仔细了解,他的失分之处多数来自“文本问题”也就是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差,使得他无法把题目意思理解透。显而易见,要让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就必须学会理解这种数学文本。
        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里提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个活动机会指的是什么?是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是当然了。

可是我认为“阅读”也应该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课堂上除了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机会外,同样也应该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机会,这种做法不也充分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吗?的确,在数学教材上,有一些内容的教学,教师感到很难处理,通常只好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着。可仔细想一想,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最多就是能够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只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初级的教学目标,如果能够考虑到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能力培养,就有可能会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十二册教材第19的《正比例》这节课时,考虑到“正比例”这个概念的特殊性,在“新授”这个环节,我不是有讲授的教学模式,而是设计出阅读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来初步感知正比例的特性与意义。
        课件出示阅读提纲:
        1、教材引出了一个什么概念?
        2、这个概念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3、你能概括出这个概念的意义吗?
        学生阅读后,我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汇报、协调学生的发言,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与段落,进行分析与理解。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阅读,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能回答我们的那个问题?
        生1、我知道了,今天我们要学习“正比例”(教师可以板书:正比例)
        生2、………………

        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完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找出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懂得什么是正比例,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进一步的加强理解,这样不仅仅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也轻松。
        三、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适时追问,有助于学生辨别性的阅读。
        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再次全方位的把握思路,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追问”在我的教学中常会不经意的出现。在判断当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6,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5:11是对还是错这题时,我就适时的追问,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几比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此问下去,可以让学生明白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分数关系,却能引出这样多的问题。同时也加了他们对分数与比的理解。
        (二)、慷慨给予,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
        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了,思维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习得的知识才会更加深刻。在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多样的生成出现,或是错误的,或是正确且有新意的……
        记得当初在教学完圆的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自主探究题:“在一个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求圆形的面积。”当初我是这样进行的:幻灯出示图示——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反馈交流。在反馈交流的时候,学生举手蛮积极的,我随便请了位学生,当该同学在借助实物投影分析时,我发现下面的学生很茫然。我立即给了学生2分钟左右的时间先自己阅读该同学的解题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不时发现灿烂的笑容洋溢在些许学生的脸上,他们还不时点头),而后由该同学重新介绍他的想法。该学生话音刚落,台下掌声一片。试想:如果当学生“茫然”的时候,我没有临时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静下来先阅读理解,下面的学生能豁然开朗吗?能产生共鸣吗?是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学会洞察,要舍得在必要时,“浪费”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一读,想一想,如此,交流的空间就会更宽更广。
        数学是如此的离不开阅读,那就让我们大家从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落实,力争我们的孩子能成为会阅读,会理解的新时代数学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