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   作者:吴雄君
[导读] 在当下国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树立“文化自信”尤为的重要
        吴雄君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兴中学,广东 五华 514455)
        摘要:在当下国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树立“文化自信”尤为的重要,通过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明辨历史真伪能力,让学生参与课堂从而充分的理解历史知识,而不是让历史留在纸张上,让学生在历史中获取养分从而对自身的认识对社会的认知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  课堂教学
        
        引言:通过历史课堂的教学来有效的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下是对这一目标研究结果的探讨。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夯实基础,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制定教学目标是课程有效学习的出发点。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调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蹴而就,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老师在教学的开始就制定好教学目标表,把握历史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历史的重要性。在章节的开始我们就应该确定这一章节学习目标,并把这一信息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有效的汲取知识避免盲目的学习,只有在正确的目标的引导下,才能使教学任务更高效的完成。
        例如,我们在学习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这一课时,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五四运动只是一场爱国运动上,我们应该去深度的考虑,这场运动让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得出以下学习目标:五四运动的爆发,让我们铭记历史,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积极主动的面对挫折与困难。在强调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时,不能一味地口头上告诉学生这很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一历史事件为什么重要,‘有了它怎么样,没有它会怎么样’,通过这样发问式的制定目标,更能加深学生的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制定目标时要把知识与当下的问题所联系,不要只是流于文字表面,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让历史与现实结合,体现出历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社会下,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固有的教学模式上。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学生一本书一支笔,老师说翻哪页翻哪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上课时我们应该结合多媒体设施完成教学,让知识更立体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用视觉的冲击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主动性。单纯的对本宣科只会降低课堂的效率,难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影视资料、图片、动态PPT、短视频等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感知,打破学生对历史的枯燥乏味的固有观念,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力,历史不是冷冰冰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观察学生是否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有情感,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有情感的来学习历史,让其有一个正确的历史价值观。通过多元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能够分辨历史的真伪,善与恶,进步与落后,公平与正义,这才是最终的目标。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实践学习。
        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对外开放》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示,通过简短的视频来展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在这一阶段可以对学生进行简短的提问,使学生参与课堂,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上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言,不要打击学生的主动性,做有效的引导。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还可以请学生上台展示,例如在这一课中提到了‘改革开放的领域’,这里老师可以通过在黑板上展示地图,然后邀请同学上台标出改革开放的具体地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切实的体验多媒体,又增加了学生对教学的兴趣。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来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多元化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探讨问题
        面对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我们固有的办法就是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大量的刷历史卷子,过于的追求“量变达到质变”。学生是一个生命体,要想提高历史的核心素养,这一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自身出发,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带着问题思考着去学习。我们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要加强学生的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下一章节内容的预习。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让学生快乐学习,产生兴趣再到主动去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所提到的“一带一路”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后搜集“一带一路”所经过的沿线国家,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史料,这样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老师可以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在班级分七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单元的史料搜集形式不固定,可以是视频,图片等,在上课时进行展示,并提出问题,让其他小组来回答,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增加课堂的气氛。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对史料的搜集能够提高对史料的判断知道是真是假,是否有价值,而且这一过程还能够让学生,自主的感受到历史史料的精神,学会提取有效的信息。在当下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处于叛逆期的初中学生分辨是与非,避免被不利的信息或者媒体所误导,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改变教学的方式,从学生出发,在课堂上以学生作为根本,我们不能把注意力完全的放在课本上,也应该放一些在学生的自主实践上,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当然,我们还要注重教师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我们才能给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从多元化的作业角度出发,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历史知识运用于他们的社会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张霞.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能力的研究[J].新智慧,2020(4):52-53.
        [2]胡天宝.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J].启迪,2020(3):36-37.
        [3]于倩.基于史料角度谈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好日子,2020(28):00197-00197.
        [4]陈琼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途径初探[J].学苑教育,2020(25):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