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探教之妙 创享学之美(聚焦数学教学着力点,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小思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   作者:陈华
[导读] 六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时期,学生学习得如何
        陈华
        沐川县实验小学  
        六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时期,学生学习得如何,掌握得如何,都将关系到他们升入初中以后的学习,如初中代数、物理、几何、化学等学科的学习都必须要求学生要有深刻而扎实的六年级数学基础。而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讲解基础的书本教材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把学到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说六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个年级。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教材,把握学生,把握课堂,让学生知识、能力得以提高呢?我有以下几点小思考:
一、解读教材的知识结构,逻辑推理、信息层次、再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
(一)目标的启摩
        读懂教材和读懂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启摩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抓住知识网络和学生认知心理两条线,才能把握目标、优化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当前学习和后续发展。
  (二)目标的炼化
1.炼目标设立“明朗化”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风向标,是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是评价教学的基本标尺,而我们设立有效、明朗的教学目标才能给学生指明方向,由目标导向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本质认识从内隐行为发展为外显行为,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入理解,对数学思想应用从自发阶段发展为自觉阶段。
2.炼目标执行“专注化”
        我们在教学中,总会情不自禁沾上许多渗透性目标进行发挥,意在让课堂多处出彩,但这种外来要素往往会冲淡课时目标、预设成效,挤压课时教学的容量,使得主目标贯彻不落实,让整堂课流于形式。所以我们要增强目标感,切实抓好各环节自身目标清晰度和环节、课时目标之间密切度的分析研究工作。
3.炼目标设置“链状化”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对课时目标进行分解,“合理分配”到各个教学版块、教学环节,细化为版块、环节目标,各点状目标依附于各个环节进行链状分布和联系,与课时目标进行回应。例如在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时,我把正比例关系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分解:感知相关联的量---从纷繁复杂的相关联的量中找到不变量---重点研究比值不变(也就是商不变)情况---理解正比例关系的意义。两个量无论是正比例关系或反比例关系,从“关联”切入,可以有效突破认知难度,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从而发现有和不变、差不变、积不变、商不变以及相关联的两个量中找不到不变量的情况,以此为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
4.炼目标考量“技术化”
         也就是对“教的期望值”与“学的绩效值”之间的追本溯源,并对“教的期望值”作出调整的技术化归因的分析历程。
二、分析学生情况,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以及生理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多设置悬念型问题和生活型问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数学阅读对促进学生分析解题能力,进而进行数学思考,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把钥匙,让学生终身受用。但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有所不同,在数学教学中所说的阅读是以理解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的阅读,数学阅读重在咬文嚼字,贵在理解领会。在数学阅读中,老师可以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作为阅读提纲,或者叫研学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比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提纲:(1)什么是比例尺?(2)为什么要学习比例尺?(3)怎样求比例尺?(4)学习比例尺要注意哪些问题?(5)求比例尺有几种方法?(6)通常我们见到的比例尺有哪几种?根据以上的阅读提纲(课前研学单),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对课本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让数学阅读落到实处,落实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当然我们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比如:边读边思,边读边记......
四、对学生进行结构化思维培养
        布鲁姆说过:“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它除了本身知识、技能等结构元素外,还包含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的联系,而主动构建这种联系,就要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思维。在教学前有统领教材整体意识,关注单元知识与阶段性知识结构化的设计,通过整体构架进行结构化教学,关注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的重建,再造课堂结构、教学流程。为“教”与“学”增值,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实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结构化数学思维培养呢?
1.关注单元知识结构化设计。
        在数学教学组,我们不要只关注“点”的呈现,局限于课时教学,而应梳理系统的教学理念,关注单元知识结构化设计,讲相关领域的知识通过横向架构,有机渗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2.关注阶段性知识结构化设计。
        老师除了关注课时与课时之间的横向知识结构化整体性的把握,还要关注阶段性知识之间的思维整体结构化,构建纵向的逻辑框架,关注知识本源与学习本源之间的沟通,在联系与沟通中发展迁移抽象的能力。
3.关注教材重组结构化设计。
        我们除了注重教材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来设计教学过程,还要对教材本身的解读有反思意识,通过对教材的重组整合,整体把握知识结构,重新设计新的思路,尽可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拓展延伸,训练学生结构化思路,提升学生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我们就可以把已知的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融合起来,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题型。
4.关注阶段性复习中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以思维结构化为导向,在每个单元的复习阶段根据教学进程、教学内容设置感性的积累环节,在丰富的表象积累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组,在解构和建构的动态交互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知识,训练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有深度的思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比如在复习《比的性质》时,通过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性质,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把握结构后自主建构学习,这样有结构、有逻辑的系统学习一定形成数学学科观念、数学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促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持续结构化,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不断走向成熟。
5.聚焦方法结构,促进单元教学的策略迁移。
        如果我们老师能够从教材本源这个高度出发,合理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从横向或纵向的角度或对教材的重组整合,架构结构化教学过程,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串联,将数学学习逐步整体化,结构化,让学生的思维走向自主建构的结构化,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就不再是纸上谈兵。
五、为作业设计寻找着力点,突出思维,发展个性
        设计好练习课是成功练习的前提,新理念下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创新,又要保证其科学有效,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促进个性发展。
        我们在设计习题时可以自编,也可以摘选,但都应围绕重点展开,不贪多求杂,确保练习有意义、有目的性、有层次性,还要有多样性以及系统性和开放性。开发性指的是条件的开发和解题策略的开放。数学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相关的数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生不同的联系,构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网络,因此,练习设计要为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引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我们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分层练习,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强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得到提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练习过程中学有所成,最终实现分层练习的素质化教育目标,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
        我相信,只要我们静心思考、潜心研究、本真落实,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焕发生命活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