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上)   作者:杨燕琴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需要针对现有教材进行开发阅读内容
        杨燕琴
        新疆省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 8320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需要针对现有教材进行开发阅读内容,掌握核心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扩大阅读范围,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语文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重视小学生听、说、读、写等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语文知识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吸收和接受知识必须要依赖他人帮助才可以做到,不能依靠学生个人的自身能力去获得,教师在课堂知识传授中仍然应用传统落后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也以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训练。这种局面主要是由于语文教师头脑中错误的思想造成的,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极其不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的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准确合理地指导学生,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帮助学生去掌握充足的语文知识及素材,使得小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小学生通过丰富的语文阅读,能够进一步地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不断去拓宽小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让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大大开阔,从中学习到多种有用的写作技巧,在阅读的基础上去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及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探寻有效的阅读训练教学方法,以确保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质量,为小学生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2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1 把握教材内容,整合阅读材料
        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有一点教师必须要清楚,教学所针对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群体,在为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必须要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思维水平,去进行阅读教学安排。在学生的阅读生涯中,势必会受到成人阅读行为的影响,此时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的阅读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恰当地选择阅读材料,同时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我们在阅读诗歌或是散文等阅读内容的时候,应引导学生从阅读内容言辞方面进行研究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及阅读水平都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时,本文只围绕冬天里的雪为主要场景,老师首先要将整篇课文熟悉并做到段落详细剖析,课文中的小动物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有灵性一般,小动物的活动给洁白的雪地描绘了生动的图画,因此也就有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称呼。小学生对于小动物都有着天然喜爱,因此老师要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引导,让小动物话题激发课堂热烈氛围,然后让学生想象冬天的场景,结合同学们喜欢的动物形象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的意象场景当中。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观赏冬天的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把“小动物”和“冬天”两个要素介绍完之后再带领小学生进行精细阅读,帮助学生熟悉生僻字,逐字逐句地向前推进,并增加阅读和观察能力。
2.2 丰富小学生的阅读资源,合理投放阅读材料
        首先,教师应该增加阅读材料的来源和数量,提高阅读材料的质量,丰富阅读材料的种类。除了学校购买图书这一途径,还可以让小学生将家中的图书放到班级的读书区域,让同学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书籍,在期末时带回家。小学教师还可以联系其他班级,在班级间举行漂流活动,进行图书互换,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其次,定期更新图书。教师可以随时调查和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选取不同类型的图书;同时,设立图书的更新周期,定时更新图书。

再次,小学教师在选择读书材料时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年龄。小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进步,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班级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选择贴近生活、色彩突出、图文结合的书籍。此外,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心较重,缺乏爱护书籍的意识,小学教师在选择图书时还应该考虑到书籍的厚度,选择订装比较牢固的书籍。中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但语言感知方面仍有不足,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曲折,内容健康向上的图书。高年级的孩子对书面的语言有更多的感知能力,他们的阅读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普类的图书,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3 促进读写相结合,实现语言与思维双向驱动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模仿的重要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单一线条的,而是需要思维、逻辑、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也是我们阅读教育中的重要参考角度,因此我们阅读教学就不能带领学生进行单一的阅读,而是要促进“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的融合,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向实现双向驱动,让学生的逻辑思维直接体现在语言综合能力上,同时也在读写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积累。
        例如,在课文《雨点儿》中将大、小雨点儿会见的交流进行了拟人的描绘,让读者了解到雨的形成规律以及从天上坠落土地上的不同形态变化,这种描写方式更加接近小学生的思维,既能让学生立刻进入角色场景,还能在对话中学习到自然知识。同时“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一些联想性思维,老师可以按照课文中的人物形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然后鼓励学生回想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进行类似的拟人,像“小雪花”“小树叶“等,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并按照阅读内容进行模仿写作,以此促进思维能力,写完之后老师还要让学生进行朗读,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读写相结合,实现语言与思维双向驱动。
2.4 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利用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融入阅读的氛围中。比如,小学教师可以在读书区域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他们了解读书的过程,利用图画介绍书籍的基本结构,让他们对图书有正确的认识。此外,教师可教会学生存书、取书,培养他们整理图书的能力。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其他材料,比如蜡笔、纸张、布料等工具,让小学生对了解到的书中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此加深他们对图书的印象。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一同提出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除了以上方法,小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立阅读目标,通过不断攻破阶段性目标来维持对阅读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课外阅读《香山红叶》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对于风景比较有兴趣,而且在很多影视作品或者动画片中都常常以风景作为主要素材,就是我们整合阅读资源的重要题材。老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动画片段,然后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开展讨论,以此烘托课堂氛围,继而让学生回想自己最喜欢的风景,以及都到过哪些风景名胜,并让学生讲述为什么喜欢,这些风景都有着什么特点,为教学营造环境,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对于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年累月的过程,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并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去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张德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J].教育界,2021(13):14-15.
        [2]白玉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家长,2021(09):68-69.
        [3]马文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写算,2021(08):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