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上)   作者:吴伟
[导读] 新课程改革下为高中数学课堂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知识与认知,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吴伟
        安徽省太湖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为高中数学课堂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知识与认知,使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因此,本文将从巧设分层问题、精设分层作业、活设分层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通过有效的分层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模式下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优化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正确地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以学生为主体,发现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才能更好且更加高效地运用分层教学。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所有学生一个进度,这既起不了巩固学生基础作用,也无法起到拔高的效果,学生能力的分层使得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所以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成为了如今高中数学教师应着重关注的部分。
        一、巧设分层问题,活跃学生探究思维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师较为苦恼的问题,尤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数学课堂的氛围愈发“冷清”。造成这种情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想答而答不出,针对较难的问题可能只有个别学生可以参与回答,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一味地讲解,只会让学生如听天书,这种情形下数学课堂的氛围始终得不到活跃与改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巧妙地设立分层问题,可以使数学课堂的氛围将得到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探究思维也将得到充分地调动。【1】
        例如,在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这部分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此类题目。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几道习题,如“(1)将cos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2)用诱导公式求出三角函数cos的值”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教师可以挑选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回答,第二个可以挑选程度较优的学生进行解答。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习题,挑选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分层设计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课堂氛围也将变得较为热烈,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精设分层作业,激发学生探究动力
        作业是检验与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手段,由此可见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在传统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所有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相同的,倘若设计得较为简单,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起不到什么检验作用,太难了又会使程度薄弱的学生望而却步。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紧扣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同时还应在作业中体现高考知识点,使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开始进行高考内容的练习。合理的作业设计将使学生不再抵触作业,同时也将有效地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2】
        例如,在对“函数与方程”这部分内容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类型设计习作业。首先,针对程度较弱的学生教师多布置些与定义相关的习题,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如“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实数α处的值等于零,即_____,则α叫这个函数的_____。”这类的定义类题目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置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如“当m为何值时,f(x)=x2+2mx+3m+4,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教师通过分层设置作业习题,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将改变对作业的看法,使学生切实的掌握此类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与内容。
        三、活设分层评价,促进师生共同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与鼓励,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对学生合理的评价将使学生准确的发现自身的不足,看到自己的优点,这将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同时也为学生指明了正确的努力方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具有分层性,是鼓励还是批评都需要教师仔细斟酌,同时教师也应接受来自学生的建议并进行改进,在不断的努力中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对“立体几何”这类习题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比较重,一道题目可能存在多种解法,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索出更多的解题可能。如“已知直棱柱ABC-A1B1C1中,∠ACB=90°,∠BAC=30°,BC=1,AA1=,M是CC1的中点,求证:AB1⊥A1M”这道习题有作图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两种方法,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只要求其牢固掌握一种方法即可对于掌握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对于程度较好的,教师应引导其探索其它方式进行解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有效地消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但可以帮助程度较弱的学生夯实基础,还能对其他学生进行成绩与数学能力的提升与拔高。教师在课堂灵活地运用分层教学,将会辅助学生在新课程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数学成绩,同时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将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飞. 新课程与高中数学教学适应性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66).
        【2】向贵春. 基于新课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探索[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 000(00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