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编演赏评”教学模式在戏剧单元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为例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吴天一
[导读] 《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唯一的戏剧单元,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戏曲词句和剧本语言,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
        吴天一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中唯一的戏剧单元,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欣赏戏曲词句和剧本语言,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针对传统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问题,本研究尝试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将“听说读写编演赏评”等八项学习活动融合于一体,创设一个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具体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活动任务。
        【关键词】教学模式;戏剧单元
        《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是人教版课本中唯一的戏剧单元,包含三篇课文——元杂剧《窦娥冤》、中国现代话剧《雷雨》,以及外国戏剧《哈姆莱特》。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欣赏词句语言,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在戏剧单元教学时出现了不少问题:教师耗费大量时间讲读课文,学生耗费大量精力做低效练习,导致学习兴趣低,课堂专注度低,学习成效低。课堂“高耗低效”。对此,本研究尝试在戏剧教学中将“听说读写编演赏评”等八项学习活动融于一体,将文本语言、戏剧场景和主题情感结合,创设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具体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活动任务。
        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基于此目标,本研究以戏剧单元教学为基础,在“听说读写编演赏评”学习任务群的带动下,将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四方面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整合。
        一、“听”:听经典视频或录音标准朗读。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注重“时代性”。戏剧单元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要让停留在文字上的戏剧“活”起来,还原戏剧的立体面貌。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在于与戏剧的距离感。在初学时,可以先播放改编自课文的经典戏剧视频、录音或是科普小视频,让学生对照课文,静心聆听,对词句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掌握戏剧基础知识。为接下来从不同角度、层面鉴赏评价作品,表达自己独到的感悟和思考打下了基础。
        如:学习《窦娥冤》时观看京剧《六月雪》;学习《雷雨》时观看同名话剧;学习《哈姆莱特》时观看同名电影。
         二、“说”:在课堂上围绕具体问题说。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习戏剧要重点分析和把握课文情节设置的手法和塑造人物的方法,要注意体会戏剧矛盾冲突的特点,读懂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本单元的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折射出了不同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审美传统,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与文化内涵意义上的解读,并围绕话题研讨。
        如:鲁迅对悲剧曾有过如下定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你读完课文之后说一说,你读到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最后是怎样被毁灭的?
        三、“读”:在课内外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读。
        本单元课文中人物不同的语言表现了作者的语言艺术,要多加诵读,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美。可以运用诗歌单元学习时掌握的诵读法来辅助学习,反复诵读感受戏剧语言美。
        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相认的一幕,两人的语言反映了不断变化的心理和思想情感,多句对白中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请你和同学分角色朗读台词,试读出两人的语气变化,并说一说他们的对白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朗读《窦娥冤》中“三桩誓愿”部分,结合前文情节理解此时窦娥的心情,试读出窦娥的语气。 
        四、“写”:在“读”的基础上专题练笔。
        以读促写,在了解了剧本的语言特点、把握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的基础上,选取喜欢的情节,借鉴课文写法,仿写一个片段,力求做到贴合情节发展脉络,符合人物形象特点。写完后与同学互相品评,提出修改建议,展示分享。
        如:《窦娥冤》是古代戏曲,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将它改编成现代戏剧。
        
        五、“编”:编辑微视频脚本。
        通过课后改编,借鉴剧本的写作方法,分析剧本是怎样串联故事情节和设计人物形象的。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建议:“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运用视频录制技术,编辑微视频脚本能激发课后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创作角度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主旨,以正确的价值观品读思想内涵。
        如: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改编成短视频拍摄脚本,选取合适的音乐、场景和形式制作一个小视频。
        
        六、“演”:在课堂上表演片段,梳理情节。
        课程标准建议:“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合听说读写,跨越古今中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读剧本时,学生对戏剧场面和人物形象都需要进行想象,想象情景画面更有利于理解。学生在学习后能进行二次创作,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形象。在表演时,学生可以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比如绘制场景图、设计配乐等,鼓励分小组合作,根据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表演的内容形式,并举行竞赛,现场点评。教师为学生学习戏剧创造综合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得对文本的理解,提升思维品质。
                                       
        
         
         
        七、“赏”:赏析一段你最喜欢的文字。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品读戏剧语言,理清情节思路,可通过分析不同人物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思考。
                                                           
         
        八、“评”:点评“我最……的一个人物”。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鼓励自主读、自由表达,激发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戏剧单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倾听、合作和表达,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让能力不同的学生能有个性化的表达。可在课后布置作业时,设计点评戏剧人物的教学任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