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福建省泰宁县水南小学 福建三明 354400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汉字记载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学习汉字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识字是学生学习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学生识字达到一定数量,且会理解字义,才能够读书看报,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的能力。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笔者认为: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语文学科是一门教育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就是语文,学习语文资源和实践的契机事事处处都在。生活中处处是知识,生活处处是课堂。因此在识字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拓宽自己眼界和开阔视野,留心地接受观察,用心看世界,为全体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广阔的开放性生活中去获得学习,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来识字,引发兴趣。例如:生活的每一天观看的有益的电视节目、网络学习形式、悬挂在街头小巷的各种广告牌、各种标语、还有马路上的路牌等等,这些带字的东西都能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识字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无意地、时不时地提醒孩子在课外一定要留心观察,真正做到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学生把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在书写中对生字的感悟和记忆,以便于实现学生在书写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例如:任科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就是可以通过组织全体学生一起开展各种主题识字交流活动。在“生活中的汉字”“看看谁是识字小能手”等活动,学生们就是可以通过联系自己跟爸爸妈妈去逛超市、去坐公共汽车等机会,认识“优乐美”“超市”“医院”等生字,并把这些小字卡片制作成小字牌贴在自己班级上,让学生一抬头就可以清楚看见有趣的小生字,把教室布置作为展示台,学生识字与生活实际做到无缝结合,让学生随时都在进行识字。学生时时处处学提高识字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创设生动、形象的识字情境,让学生学而有趣。如在教师执教《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教师创设了情境,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识字,问:你们想知道这些生字娃娃藏在房子的哪个角落吗?看看这些字娃娃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让每个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小声朗诵来阅读这篇课文,画出要认知的生字,把学生识字乐趣都调动起来,从而唤醒和启发他们识字的意愿,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地识字、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师问:“你们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呢?能说给老师听听吗?”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气氛更加浓厚了。再如在《菜园里》一课教学时,先让学生课前到自己或他人家中菜园实地观察,接着课上启发:你们到菜园里认识了许多蔬菜朋友,并认识了蔬菜娃娃的名字;教师再用课件逐个出现蔬菜生字名词,学生认读,比比谁认识得多。教师抓住儿童识字欲望的童趣,学生情绪激动、兴致勃勃,学生争先恐后或相互合作,使识字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同时在读课文时又认识这些蔬菜的形状,生长的情况,颜色的美丽,进一步巩固识字。
又如《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认”,要求把带“氵”、“之”的字分别找出来。教学时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首先创设情境激趣,出示(苹果园)图。瞧,两个小朋友挎着蓝子,兴高采烈来到苹果园。出示课件演示,树上的“红苹果”分别带“氵、“之”的字纷纷从树上落到地上。
问:这两个小朋友提着的蓝子有什么不同?大家能帮助小朋友在图画上准确地找到他们各自的苹果吗? 指名到上面摘自己喜欢的“苹果”字读给大家听。这种游戏活动摘苹果有趣活跃,也加强了生字认识,让学生爱上识字学习。与此同时,在音乐的背景中,学生读儿歌:秋天到,秋天到,蓝蓝天空白云飘......用鲜活生动有趣的画面,扑溯迷离的游戏,清脆悠扬民间歌曲,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真地环境中识记语文生字。
三、巧用特征,识记方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古代的造字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假借、转注两种。这具有传统意义的六种造字方法,形成了自己汉字独有的特点,音、形、义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它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造字特征对字的音形义来组织教学,学生便于识记汉字,也能清楚地理解字的内涵。比如,在教学《树之歌》的“桐”字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明确“桐”字的形旁是“木”,声旁是“同”,与大同小异的“同”字读音一样,告知学生字形旁与字义之间关联,声旁与语言中读音有关。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识记,而且不容易被遗忘。照此,其他的各种造字的方法造出的字也是一样的,如:两木成林,三木是森,一个人一把户是们,不正那就会歪,大树的根基指的是本,人偎依靠树木那就是休息(休)。在学习“游”字时,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是怎样记住“游”字的?,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A说:"我们红旗小组记住‘游’字采用部件组合的手段。它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左是三点水,中是‘方’,右边是子。红旗小组学生B补充说:"每逢夏日,爸爸和我到水池里游泳,那个横着单人是爸爸,那个底下的小‘子’就是俺。 她的话音刚落,有位同学加了一句“我们小组给大家提个醒,大家要记住哟,去游泳时千万不要把孩子丢了,把“子”记牢了。教师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一定要经常强调,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反复获得这样的信息,就会不断增加出现的频率,加深汉字的特征了解,加快识记生字的知识和方法的掌握。
四、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语文课标倡导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师一定要安排所有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前必须尽量让所有学生拥有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认真地设计和讨论学习的问题,并很好的组织和引导,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自己在集体学习中的作用。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来划分一个小组。先在每个小组中展开讨论和交流,说一谈这些生字的结构如何?你们是怎么去识记这个字的?不理解的字可以当场查字典,然后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所得。这样一种小组讨论与合作的形式就是可以使得每一位孩子都能够拥有自己发言的时间和机会,养成质疑的习惯。比如在学习字时,教师先提问,指名个别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学生可能会说:“情”是一个双拼音节的字,它的韵母是ing是一个后鼻韵母的生字,孩子们千万不要读成前鼻韵母,这个生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写字的时候是左窄右宽的,偏旁是竖心旁。接着教师又让其他学生组词: 心情、热情、感情。教师再提问: “你有什么方法记牢它呢? ”生说: “由于这个字跟心理有关系,所以是竖心旁。”接着教师再提问: “你还可以换成其他的偏旁吗? ”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得出:请、清、请、精、睛等字,然后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教师的总结,从而让学生明白 带有“青”的字的读音大多是读后鼻音。这样就做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加深了学生记忆生字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紧紧把识字课程的重点作为提升学生思维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充分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思维氛围,让学生从中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学好语文,正确有效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