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律课案例教学法运用

发表时间:2021/5/2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   作者:李大望
[导读] 在法律课中,落实案例教学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李大望
        德州机电工程学校 山东省禹城市 251200
        摘  要:在法律课中,落实案例教学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促使学生对知识实现更为透彻的理解,同时也有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现阶段法律教师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优势,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完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讨论、开展有效的总结,促使法律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对于实践开展不良的情况,应该有效分析案例教学法,为教学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法律课;案例教学法;运用策略
        引言
        基于法律课实际,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学高效开展具有积极影响。结合法律课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知识重点,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得到了充分提升。因此,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法律课的重要选择,也是法律课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这一特点,在法律课中,应探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具体应用,为开展良好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1选择合适的案例
        在法律课上,有效采用案例教学法,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选择适合学生、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首先,从实际的法律教学内容出发,在核心教学内容基础之上,教师所选择的法律案例要紧紧围绕该核心内容展开,体现出明显的针对性特点。对于刚开始接触法律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其对于法律知识的认识比较浅薄,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作为支撑,这时教师在选择法律案例时,要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案例最好浅显易懂,能够让学生实现良好的学习,从而让其对于自己、对于法律课程充满继续学习的信心。在实际的案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分析其中所存在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提炼和消化,并将其延伸到其他案例当中。如果是学习了较长时间的法律,学生对于基本的法律都能够很好的消化掉。由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就可以适当地增加案例的复杂度和难度,教师带领学生整合分析案例,理清关联知识点的逻辑。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的价值就体现在,通过将有争议的、社会典型的案例引入到法律课堂上,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具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对当前社会的情况实现相应的了解。由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尽可能的挑选最新的、典型的,从而能够推动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讨论。例如,教师经常性地观看《今日说法》等法律栏目,根据教学开展情况,从中适当地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推荐这类法律社会栏目,让学生以专业的视角去观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教师和其他学生针对该问题一起讨论。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其中的规律,从而将其延伸到其他法律案例当中。
2完善准备工作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案例之后,教师可以着重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了,在充分的准备工作基础之上,教师在接下来正式教学活动中能够收获到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准备工作的需求,具体操作如下:查找相关教学资料;明确教学重点;规划教学流程等。教师也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学生的准备工作指的是提前预习。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有效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其之后更为有效的学习和理解具有很大的帮助。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活动流程具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对于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内容总结、延伸拓展等流程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才能确保学生在每个阶段都实现有效的学习,而并非是敷衍了事,从而让学生能够构建起夯实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对法律知识实现充分的学习。
3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在实际开展法律教学时,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完成理论内容的讲解以及案例的简要介绍之后,需要引导学生针对该案例,以自己的角度去阐述观点和看法。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案例的认识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从不同学生的角度针对案例展开深入的讨论分析。当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不可以打断,认真听完其发言之后,教师再询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其他学生再进行相应的补充或者阐述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主导流程,维持教学活动的有序性,让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完成案例的讨论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对于其中存在明显错误的问题提炼出来,让学生具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实现知识的充分消化。教师在对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的过程中,要有效融入教材内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促使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实现更为深刻的记忆和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鼓励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勇于发言,用批判性思维来进行案例分析,有问题要及时求助教师,教师由此给予学生良好的解释,推动学生实现高效的学习。
4开展有效的总结
        教师在法律课上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法律知识点,在面对很复杂、困难性系数高的知识点,也能实现充分的消化,为之后实际运用奠定基础。为了切实提升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效果,教师除了带领学生针对案例开展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更为重要的是在完成学习之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总结归纳。由此,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案例引入所具有的价值,从而对自己理解所产生的误区进行明确改正。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具有良好的归纳总结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案例分析情况的总结,尤其是学生认识有漏洞的部分,从而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认知不足的部分,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推动其实现良好的学习成长。除此之外,教师针对学生开展的评价,要明确学生的成长并不只是体现在成绩上,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态度以及其所收获到的东西。教师的评价要更为全面,对于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等要给予相应的鼓励,从而让其意识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从而产生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接下来的法律课程。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相似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有效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通过对法律课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法,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法律课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立足于法律课实际,深入分析案例教学法开展情况,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为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满足实践和理论结合教学的要求,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对知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充分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顾玉中.探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才智,2019,(30).33.
[2]陈娜.中职法律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探讨[J].法制博览,2019,(22).292-293.
[3]加娜尔·叶尔江.中职法律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259-260.
[4]颜文婷.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训练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4,(3).78-79.
作者简介:李大望,1983年4月,男,山东省博山区,助理讲师,本科,汉族,研究方向:法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